目前分類:勞動者 (1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八月份失業率6.13%,失業人數達到67.2萬人」這是主計處日前公布的數字,但社會大眾似乎已經對這些數字麻痺,甚至整個行政院也只剩下勞委會進行收拾殘局的被動措施,新閣揆吳敦義也沒有提出全面性的解決方案,難道政府又要告訴台灣勞工,等簽定ECFA後一切就搞定,這種世紀謊言嗎?難道「陸資陸客來台,創造就業」、「633」等政治口號還騙不夠嗎?有政治人物為這些芭樂票向台灣的勞工說過一聲抱歉嗎?
 

失業率只是一堆數字的堆砌,而實際的人民感受是:早上到麥當勞吃到一半早餐,一離開座位,就會被「收」去吃、許多人到捷運站到垃圾桶收集免費報去賣、到速食店垃圾桶撿剩餚等,這些人可都不是一般刻板印象中的流浪漢,而都是衣著整齊與常人無異的年青人,這些情景,都是筆者從出生以來第一次親眼目睹。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八風災已經超過一個月,隨著內閣改組的政治大戲上場,社會大眾也漸漸遺忘了那一張張災民的臉,以及許多幾乎慘遭滅村命運的村落。雖然立法院已經通過高達一千兩百億元的八八風災重建特別預算,但這筆錢就好像是政府與都市人的「贖罪券」,也就是說,既然大筆預算都已經給了,那剩下的就是只是鋪橋造路的硬體工程了。

 

但最近一個新聞報導,卻透露出政府災後重建措施顯然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該新聞報導指出,一位小林村災民到台北,在找不到朋友也找不到工作的情形之下,竟然偷竊機車代步,若不是警方注意到他光腳且衣服破爛,加以攔檢,未來的事情發展恐難預料,也幸好有檢察官的同理心體諒,以免保釋金的方式交保。從這個事情可以看出,政府對於災後重建與災民的需求有極大落差。為何這個小林村的年青人,在慘遭滅村後並失去工作,必須千里迢迢北上尋職?勞委會在當地的就業服務機構,即使不能提供在地的短期或長期工作機會,也應該可推進行跨區域的就業媒合,顯見當地就業服務體系失靈。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動派遣這個爭議性十足的話題,成為近幾年來台灣勞資關係的新興現象,到底該如何面對她,勞資雙方各有不同的解讀,政府則是猶如縮頭烏龜,不敢任意表態,深怕捅了一個馬蜂窩,引爆政治炸彈,得罪勞資的任一方。也因為如此,勞動派遣就在勞資關係當中,猶如一個變形蟲,毫無節制的蔓延開來,在台灣這個弱肉強食慣了的勞資叢林當中,在加上經濟的不景氣,就業市場的低迷,企業主更是毫無忌憚的使用各種降低人事成本的吸星大法,勞工就這樣被軟土深掘,而且是已經被掘到骨髓,但是為求得保有飯碗,還是只有一個字----忍。

對企業主而言,勞動派遣的使用,可以更靈活使用人力、降低人事成本,簡單的說就是把所有雇主應該負擔的責任,乾坤大挪移給派遣公司,而派遣公司則將雇主責任這四個字自廢武功,置之不理,勞工權益就這樣,猶如大衛魔術般變得無影無蹤。也就是派遣勞工與要派公司「有勞動而無關係」,而派遣勞工則與派遣機構「有關係卻無勞動」,這種詭異的三角關係,就好像神秘百慕達三角洲,多少勞工權益在那裏迷蹤消失。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這波失業潮的衝擊非常急遽且異常猛烈,台灣從2008年九月份的失業率沒有隨著暑假畢業潮的逐漸退去而降低,就已經敲響警鐘,而隨後因美國雷曼兄弟倒閉而引發的美國金融風暴,使得美國市場嚴重消費緊縮,長久以來極度依賴美國外銷市場的台灣製造業應聲倒地,其中連台灣最自豪最有競爭力的各科學園區電子業,也首當其衝被打了一記重拳。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失業率節節上漲,從八月份的4.14%,硬生生急劇拉高到十一月份的4.61%,十二月份失業率更可能逼近5%,其中因關廠歇業失業人數更從八月份的13.1萬人,到了十一月份急遽上升到20.2萬人。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溽夏回首延平時, 惡鬥紛爭困斗室, 如今主客易位後,
坐看現實眾生相, 雖嘆不問功名留, 只盼規制永續存.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政府上台之後,果然馬上有大改變。依照目前國民黨的針對勞保年金與國民年金的修法方向來看,「農會」與「職業工會」未來將馬上雞犬昇天,蓬勃發展,會務興隆。台灣的社會保險的發展方向將更加確定朝「特定利益團體化」的方向邁進,而民進黨執政時期,企圖朝向整合現行「職業分立式」保險的企圖與規劃,將馬上被封殺出局。

農民健康保險(簡稱農保)這個「偽社會保險」,本來就是一個畸形發展的制度,在全民健保實施之後,早該壽終正寢,另外隨著農保身分而來的老農津貼,也是一個不斷被誤用的社會正義宣洩口。「農民」這個身份的被濫用,是台灣職業分立式的社會保險與福利的最極致表現。多少人以「照顧農民」之名,行利益輸送之實,所有農民都是弱勢嗎?「農民」的頭銜,早已經成為一種可販賣的商品。販賣「農民」這個商品的總經銷,無疑就是各鄉鎮「農會」。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五一勞動節,國會卻準備一份有毒的大禮送給勞工!

正值新舊政府交替,眾多立委欲藉此「無政府狀態」大肆推動一些傷害勞工的法案,其中包括國民黨立委吳志揚、楊瓊瓔、吳育昇及廖正井領銜提案的「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部份條文修正草案」,以及陳根德「桃園國際機場特別條例草案」,擬將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勾、降低原住民僱用比例、偷渡無界線的租稅優惠。整部法案,以減少投資障礙為名,實為圖利財團,不僅對台灣邁向國際化發展沒有幫助,更將使台灣惹上剝削外勞人權的罵名。

自由貿易港區與桃園航空城的規劃,乃為回應加入WTO的需求,在對等國民待遇的原則下,台灣逐漸放寬外商的投資限制,以求融入國際貿易的分工體系。但此提案欲將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勾,已是明顯的「就業歧視」,不僅傷害勞基法中基本工資保障的精神,嚴重違反人權和就業服務法的平權精神,更將牽動台灣整體勞動條件的惡化。

參考世界貿易組織與國際勞工公約等相關規定,均明列簽署之會員國應保障就業機會均等與待遇平等、待遇不得低於其本國國民、禁止歧視作為。再援引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及韓國等訂有最低工資之主要工業國家的經驗,均未對外籍勞工另訂較低工資。因此,我國不應在外籍勞工與本國勞工間有差別待遇,否則恐將因違反人權問題影響我國國際形象,並有招致貿易制裁之虞,或引起外勞輸出國及國際貿易相關國家的嚴重抗議。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中國大風雪,造成的新年返鄉人潮擠爆各車站的新聞,不斷在新聞上播出,這讓我想到我十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回家的路的寫道: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顧
2007年一整年,行政院與立法院到底為勞工作了什麼?值得我們一一檢視。在第六屆屆立委的最後一年的任期,各立委早已經為了2008年一月的立委選舉,投入所有的精力進行生死攸關選戰之際,因此對於2007年下半年根本不必抱持期待。但是,在民意與論對於立法院怠惰立法的壓力之下,立法院還是在會期的最後幾天通過了較無爭議性的「團體協約法」與「兩性工作平等法」等兩個修正案。

事實上,自從20046月立法院通過重大的「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後,就沒有任何的勞工相關法案獲得通過,而其後整個勞委會也將所有的施政重心放在推動「勞工退休金監理會組織條例」的立法,該法原本只是「勞工退休金條例」的一個附屬法規,照理說應該很快可以附隨通過,以便讓個人帳戶基金可以盡快妥善保管運用。

  但是在勞委會誤判政治情勢下,大張旗鼓要將勞退金管理機構的定位「去官方化」以便於可以更「彈性化」運用,而在藍綠高度對立的政治氣氛之下,立法院多數的泛藍立委對於監理會運作的高度不信任,導致該條例繞了一大圈回到原點,一直拖到200732日才依照國民黨「行政機關」版立法通過。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為台灣勞工陣線2008勞動政策展望系列文章之ㄧ,本文為草稿,在此先行披露,由於是回顧性文章,因此其中有些文字是過去文章的整理匯整)

  2008台灣勞動政策展望----勞工退休保障篇

 壹、前言----壽命越長,越早退休的異象 

根據統計,台灣已經於199365歲以上人口超過7%,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國家,2007年也達到10%,並預計在2018年達到14%,老化速度非常快速。而台灣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社會的來臨,老年人口比率快速上升,勞工老年退休生活的經濟保障更形重要。世界各國面對高齡化社會,紛紛配合延後退休年齡,但近年來,台灣因退休而離職的員工年齡卻反而有提早趨勢。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馬英九的面紙

    ■ 吳玉祥   (刊登於20071010自由時報) 

 

據日昨媒體報導,馬英九先生Long Stay行程至桃園縣一家紙廠進行打工體驗,四小時之後,工廠經理卻以錯誤過多為由,原本要發給的三百六十元工資,也就是一小時九十元,被扣到只剩一百元。結果馬英九只領面紙組合包回去,而馬英九先生也不以為意地表示:「我這種臨時工,不受勞基法保障啦!」

對於馬英九先生上述的說法,實令人感到驚訝。因為勞委會才於今年七月一日調漲法定最低時薪為九十五元,且依照勞基法第二十二、二十六條,雇主給付工資之一部分以實物給付時,其作價應公平合理,並適合勞工及其家屬之需要,且雇主不可隨意預扣工資作為賠償費用。馬英九「打工」的企業,顯然違反勞基法上述規定,但是馬英九卻渾然不知(或故意忽略)。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工運史上的重要人物---人稱曾老爹,曾爸的曾茂興,於19日凌晨過世.
聽到消息,心頭一震.腦海中浮現過去我與曾爸的一些人生交叉點.
今年五月勞陣22週年茶會的時候,老爹一遇到我,
就以貫常豪邁的口氣對我說:你在自由時報上寫的文章,我有看到,很好!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2007.07.24  孫友聯/北市(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台大校友)

日前貴報以幾乎全版的篇幅,標題為「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講學,不能視同外勞」之主題報導,內容為台大聘請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崔琦來台長期授課,但是因為必須向勞委會申請「外勞工作證」,跟外勞一樣,台大校方認為「有損學術尊嚴」,該教授恐無法來台。 日前貴報以幾乎全版的篇幅,標題為「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講學,不能視同外勞」之主題報導,內容為台大聘請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華裔科學家崔琦來台長期授課,但是因為必須向勞委會申請「外勞工作證」,跟外勞一樣,台大校方認為「有損學術尊嚴」,該教授恐無法來台。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勞工退休時,原則上可領到勞基法退休金以及勞保老年給付,過去二者都是採取「一次給付」,這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而言,可說是一個異數,因為年金給付,本來就是老年退休金給付的主流,台灣就這樣將錯就錯了數十年,也造成了勞工習慣「入袋為安」的特殊心態,這也是推動勞保年金的最大挑戰。

勞基法退休金在修改為勞退新制的個人專戶之後,未來領取也可以「擬年金」的分期給付方式發放,而攸關八百多萬被保險人的勞保老年給付,也將更改為年金給付。也就是過去勞保老年給付,最高三十年年資可領取四十五個基數,若以目前最高投保薪資四三九○○元來計算,約可一次領取一九七萬元。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非常光碟又再度現身,這篇文章是在200312月,非常光碟第一次出現江湖並引發爆發事件之後,所寫的文章,舊文挖出來供大家參考.)
  

在這波非常光碟的風波當中,凸顯了演藝人員的靈魂,過去在台灣威權體制之下被閹割的事實,現在則持續被充滿政治偏見的媒體所宰制,而僅求餬口的演員工作權則被政治口水淹沒。這證明台灣政黨輪替,威權體制崩潰,但是長期操弄社會輿論的媒體,依舊還是躲在保守與媚俗的角落,持續為其媒體帝國的鞏固戰而努力。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時報昨天刊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所寫的
外勞政策保障不了外勞的文章,自由還把他登的很大,其實這位高先生的論調很簡單,就是,台灣工資太高所以台商都被迫跑到中國,所以要讓台商回流,就必須降低台灣的工資,但是降低台灣本地人的工資,不太可行(可能會被圍毆),所以就要讓外勞的薪資降低,就是不適用勞基法基本工資的保障,他過去已經寫過多篇類似的文章,不斷老調重談.我本來不想理他,但是越看越看不下去,於是就寫了以下的回應文章,丟到自由時報作為回應.
(自由時報已經於20070415刊登< 回應「外勞政策保障不了外勞」> 月薪三千的外勞最好?)

日前貴報刊登高為邦先生「外勞政策保障不了外勞」一文當中,認為現行外勞適用基本工資的政策,非但不能保障外勞人權,「高價外勞也斷送台灣產業競爭力」、「迫使台灣產業外移」。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勞工退休金條例於20046月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200571日開辦以來,截至200612月底止,提繳事業單位家數已經超過36萬餘家,而選擇參加新制的人數則高達4291千餘人,佔適用勞基法人數之76.88%。其中,自行提繳人數有305千餘人,已收提繳基金累積達1,4071千餘萬元,平均收繳率達99.25%。由於勞退新制的性質是屬於確定提撥的儲蓄帳戶個人帳戶,因此開辦初期「只進不出」,如以這樣的速度累積,十年內基金規模將超過新台幣一兆元,成為政府最大、最穩定的公共基金。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前言
我國國民年金制度的發展,政府開始於1993年開始著手研議,當時主要是受到同年的縣市長選舉當中,當時許多民進黨縣市長候選人提出普遍發放老人津貼的政見,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受到相當大的挑戰與壓力,因此開始由經建會統籌進行國民年金制度建構的研議。因此國民年金的推動,從一開始就是相當政治性的考量。國民年金的研議就這樣延宕多年,其規劃之制度內涵,一再改變,在經建會內部就無法定案。而再這同時,政府也陸續發放各種「敬老津貼」、「原住民敬老津貼」、「老農津貼」等近乎普及式津貼,再加上政黨輪替,規劃者施政理念的更換,都使得國民年金制度的規劃至今都尚未有一定案版本。

目前台灣的時空環境變化,各種老年退休制度的改變,十幾年前規劃之初的環境已經截然不同,國民年金制度的規劃,到底是要解決什麼問題?更精確的說,台灣還有哪些當時設想問題必須解決?而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國民年金是唯一的選擇方案嗎?這都是本文以下所要探討的。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的最新的勞動合同法出爐了,一時還找不到完整的條文,但是從一些新聞報導,還是可以看到一些規定,實在真的是很"先進".從以下經濟日報的這一則報導當中就可以看出,其中沒有提到的還包括,企業併購時,併購者必須無條件接受被併購公司的所有員工,對勞工權益的保障,遠超過台灣勞基法,企業併購法等的規定,其實這也僅是比照日本的現行規定罷了.

就中國當局而言,中國吸引外資投資中國,讓中國站起來,富起來的階段性目標已經達成,接下來是分配正義的內政穩定問題,因此這種賦予工會(其實是另一個黨機構)更大的權利,來技術性地控制壓抑外資企業雇主的權利,這對於中國這個集權國家而言,絕對是勢在必行的政治手段.這可以從不久前,在台灣強悍如虎的郭台銘,在中國也要如法砲製台灣經驗,控告記者,結果最後碰到中國集權領導的政治鐵板,各種查稅,要求工廠組工會等等"行政"手段紛紛出籠之後,也只能從老虎變成家貓.

新勞動法 明年衝擊台商 嚴格規範勞動條件及雇主責任 工會權力將大增
 
【2006-10-07 經濟日報 兩岸財經 記者魏錫鈴∕台中報導 】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根據統計,台灣到中國工作的台商,大約有75萬人,如果再加上短期外派出差的人數,可能超過一百萬人。如此龐大的人數,難道都是去當老闆的嗎?當然不是。個人推測其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去受雇的,也就是可能受雇於台灣人或外國人去中國投資的公司當中擔任中級幹部,在不然就是受雇於台灣母公司,但是長期外派中國。

 

但是在台灣,「台商」兩個字,一方面被統派視為拯救台灣經濟,拓展兩岸經貿整合的尖兵,但另一方面卻被獨派扣上背叛台灣、台灣資金外流的元兇。「台商」這兩個字實在過於攏統,台商二字其實包括了:去中國經商的台灣老闆、還有佔很大比例的去中國受雇的台灣人。但是有人關心「台灣勞工在中國」的生活、工作等權益嗎?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