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無情的大火,奪走了台北縣一家非法安養中心中十一位老人的寶貴生命。此一慘劇,一方面顯示國家長期漠視老人福利,任由市場商業邏輯來解決老人安養問題,導致業者將本求利,一切成本考量,床位能擠多少就擠多少,完全不顧老人死活,沒事還好,一旦意外發生,無助的老人就成了無辜的犧牲者。另一方面,從生還老人口中痛斥子女不孝,把他騙到安養中心就撒手不管的事實中,也突顯了在功利資本主義社會中,「親情外包化」、「孝順金錢化」的普遍病態,而在這個惡質化的過程中,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大量引進,則扮演著催化劑的角色。

        在這次不幸悲劇中,一位在安養中心中服務的女性外籍監護工,因為及時地搶救出多位老人逃離火場,陰錯陽差地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不過,這名外籍監護工卻可能違反就業服務法的規定,而遭到遣返的命運,因為她是以照顧個別老人名義來台,但卻在非法未立案安養機構中擔任看護工作,照顧數十名老人。由於只有向政府登記立案的安養機構,才能申請外籍監護工,因此這種以照顧個別老人為名義的外籍監護工,即成為未立案安養中心的主要勞動力來源,當然也是成本考量下的結果。


        根據官方統計,目前合法在台外籍監護工約有二萬名,而外籍幫傭則有約一萬五千名。上述這二種與其他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外勞,工作性質迴然不同,由於其大都是於僱主家中從事所謂「家務勞動」,我們姑且將其統稱為「在家外勞」。


        有人認為由於這些相對廉價的「在家外勞」大量引進後,將使本國婦女掙脫家庭的束縛,得以進入就業市場,並進而提升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過,另外也有人認為,會雇用「在家外勞」的都是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這些中產家庭的婦女在掙脫家務勞動的重擔後,反而是去從事炫耀性消費活動,或逸樂性休閒活動,因此根本是一「女人剝削女人」的過程,同時也更鞏固了「家務勞動」是女人的天職,此一父權體制的社會邏輯。


        「在家外勞」的引進,除了上述女性主義面向的討論之外,事實上,也牽扯了台灣社會在快速捲入資本主義的浪潮下,無可避免地人際關係「商品化」、「功利化」的趨勢,最後甚而親情關係亦是如此。對年長父母的孝心,可用一個月一萬五請一個「在家外勞」就能交待,搞不好還能同時順便填補對年幼兒女的照料空缺,「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真是廉價的親情。這種親情被貨幣「數量化」,並進而「外包化」的現象,難到是一個正常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嗎?

        這些包括外籍監護工與外籍幫傭的「在家外勞」,由於長時間完全涉入僱主的家庭私領域,與僱主的家庭成員朝夕相處,根本沒有上下班的區別,勞動條件全憑家庭僱主的好惡決定,根本猶如奴隸賣身。而古代的家奴長工,僱主對其尚有「準家屬」的情感存在,但是現今的「在家外勞」則是用完即丟的商品。真不知時代是在進步,還是退步?

(本文刊登於台灣日報,一針入脈專欄,199801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