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光是省府所屬的約聘僱人員就約有將近三、四萬人,前些日子,這些約聘僱人員就聚集了數百人至省府陳情,希望省府能保障其工作權益。基本上,以一年簽訂一次聘僱契約的約聘僱人員,應屬臨時性的工作人員,因此人數自當不會很多,且工作也應有一定時限,但實際上卻非如此。政府機關大量且長期僱用約聘僱人員的現象,其背後事實上隱含了節省人事成本的考量,以及酬傭親系的本質。
首先我們要問的是,如果公家機關中如此須要約聘僱人員在一職位上做一、二十年,那為什麼不用正式公務員?這是由於約聘僱人員一年一聘,屬於定期契約工,因此其沒有正式公務員的退休、資遣、特休等相關福利,而且只要不再續聘,那怕你已經幹了二十年,還是得乖乖地捲鋪蓋走路,資遣費一毛都沒有。公家機關也是看準了這種既省錢又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特性,便大量晉用約聘僱人員,以節省人事成本。緊接著,當這種非經由正式公務人員考試的晉用管道,逐漸擴大增多時,就常成為機關首長作人情、酬傭或養親信的工具,公器私用的弊端即開始叢生。
「勞動市場雙元論」者即認為,勞動市場中的人們分別隸屬於係指高薪、穩定、限制進入、有工會組織保障的「初級勞動市場」,以及低薪、臨時性、流動性高、昇遷管道的缺乏、無工會組織的「次級勞動市場」。而這兩種勞動市場是隔離的,難以相互流通的。我們姑且可將約聘僱人員所處的位置定位於「初級勞動市場」中的「次級勞動市場」,他們雖然每天進入正式的政府機關上班,但卻曖昧地在另一個非正式的場域中活動。
事實上,政府機關中的約聘僱人員,只是台灣眾多「非正式部門」工作者中的一部份,雖然他們披著「正式部門」的外衣。這些諸如:擺地攤、洗車、賣檳榔、地下色情行業、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中的臨時人員的「非正式部門」,在過去長期以來一直扮演者「社會緩衝器」的角色,像海綿般地吸收了社會中的游離者,對社會的穩定具有相當的正面功能。
如今隨著「凍省」、「民營化」、政府人事精簡以及嚴格執法的雷厲風行等種種措施,將更難以在社會上糊口。套用社會學家韋伯的「理性化」觀點,台灣即將面臨另一波勞動力市場的「除魅」,只是當一切都那麼「正式」之後,台灣社會的活力是否會被禁錮在「鐵的牢籠」當中,而喪失那股生猛鮮活的爆發力?
(本文刊登於台灣日報「一針入脈」專欄,199711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