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氾濫、台江內海陸化、與天搶地互鬥----《尋溯--與曾

《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這本書應該是台史博舉辦展覽之後的副產品,可惜當時我居然不知道有這展覽,沒有去參觀,不過透過這本圖文並茂的書,等於是再細細看展一次,不受時間限制。

這本書有一大部分是從地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曾文溪的下游如何氾濫,河川改道的成因,還有如何從清朝日治到國府如何以工程手段防治。曾文溪早期叫做層門溪,清朝稱為灣裡溪,流入一個大港灣倒風內海的溪流,叫做灣裡溪,很直覺的稱呼。

 

目前的台南府城北邊的七股、安南區與更北邊的安定,還有更東邊的善化,都是過去台江內海的範圍,至於更北邊的麻豆是從MATA的發音衍生而來,MATA是南島語系眼睛的共同稱呼,就是守望觀望,因為麻豆社是西拉雅族在台南的地理位置中心點,等於是要塞中心,北邊是倒風內海,南邊是台江內海,地勢較高免除水患的麻豆,控制這兩個港灣,因此才會有守望瞭望的意象。

曾文溪氾濫、台江內海陸化、與天搶地互鬥----《尋溯--與曾

本書雖然有很多地理專業的章節,算是一半的地理書,不過我最有興趣的是另一半,描寫曾文溪在過去三四百年來,因為暴雨,造成下游要出海的河道,經過多次的改道的地理自然現象。

曾文溪經歷過1823、1871、1904、1911、這幾次歷史上有記載的大改道,當然更早之前也有改道過,曾文溪的出海口一直往南擺盪移動,這現象其實跟濁水溪很類似,曾文溪1925~1932則年年氾濫兩岸,但河道沒有太大改道。

曾文溪中下游改道,造成聚落居民原本以河道為界來劃分耕地,結果改道之後,好不容易將浮沙開墾的耕地,因為河道改道,從左岸變右岸,變成其他村落的耕地,而引發衝突。乾隆四十年1775年諸羅知縣陳松,在現在的善化區胡厝里立了一塊「嚴禁佔耕地百二甲埔地碑」,目前保存在天甲殿廟內,記載「示仰王姓以及附近邑民人等知悉,曾文溪浮復沙埔處所,蒙查勘訊詳,定斷歸百二甲黃元等歸管納課,現在立有界石,勿再侵毀佔耕,致滋爭端」

曾文溪氾濫、台江內海陸化、與天搶地互鬥----《尋溯--與曾

由此可見,當時來台的墾民,為了生存在半浮半沉的沙洲上,畫地為界搶奪耕地的情形非常嚴重,而河川改道引發的土地地界變動,所造成的械鬥衝突不斷,官方才會立碑,應該還有其他類似石碑,只是沒出土而已。從很多地名以寮、佃、股來命名,就可以知道這種在沙洲起地耕作的現象。

1823年夏天的大雨洪水,夾帶大量泥沙,讓台江內海更加陸化、也讓曾文溪改道。當時的台灣鎮總兵關喜在八個月後,因台江內海陸化,戰艦無法出港,上奏要求在更外海的鹿耳門設置砲台,

「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凅沙高,變為路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出於姚瑩,東槎紀略)

台江內海的陸化過程,除了搶奪耕地,也造成很多人死亡,因此在曾文溪兩岸,諸如:流水媽之類陰廟信仰很多,本書也有詳細的地圖標示。蜈蚣陣是本區域廟宇的重點傳統陣頭,原因是,蜈蚣是青瞑蛇(曾文溪)的剋星,可以壓制水患,因此成為鄉民迴避災難的祈福精神寄託。

日治時期,總督府一方面為了保護耗費巨資興建的嘉南大圳,一方面要開發新土地來種植甘蔗,因此開始以現代的工程技術在曾文溪的沿岸興建堤防、滯洪池等措施,馴服了曾文溪,這也讓善化、安定與安南區,有了大片新生土地,可以讓糖廠來種植甘蔗,生產砂糖出口日本,這也是台糖至今,在此區域依然有大量的農場土地的緣故,而這也是南科開發的起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生散人 的頭像
    天生散人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