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灣生產稻米,三分之一賣到閩南---水田化台灣下的稻米競

清朝以最低統治成本來治理台灣,一切以政治安定為主,經濟開發是次要的工作,因此並不會進行過多經濟投資,擬訂產業發展策略。不過,由於福建一直長期缺糧食,在這個經濟誘因之下,生產稻米絕對是一門好生意,而台灣在清領初期低度開發,一直到了1720年施世榜在彰化地區完成八堡圳開始,整個中部地區開始建造水圳,1760年台北盆地內瑠公圳也完成,台灣原本平原的旱作被大量開發水田化,生產效率大爆發。不過一直找不到確切數據來佐證台灣稻米大量出口中國。

最近看到,中研院台史所林文凱研究員撰寫的〈再論清代台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這篇論文,收錄在林玉茹主編,中研院台史所2012年出版的《比較視野下的台灣商業傳統》一書當中。這篇論文,他以東南亞國與台灣各項推估數據,提出反駁以下既定的說法,一、台灣因為人口成長,消費量增加,而減少出口。二、台灣在1860年開港之後,受到洋米(泰國、越南)進口中國的衝擊,而在福建失去競爭性,出口量大減。三、台灣因為安平、鹿港淤積失去船運出口競爭力。

他一一反駁,一、人口量增加,稻米產量也相對增加,過去學者低估。二、洋米出口中國數量很低,大約僅有台灣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且價格與台灣差不多。三、1860年之後,台灣正口港安平鹿港等,船運依然興盛,官方統計數字上下降,是官員要跟中央裝窮要經費,且進出口商人可以低報逃漏稅,所造成官方文書上的出口量下降。

 

林文凱教授提出了一個他推出產量與出口量的表格非常有價值,我把它抄錄下來,由下表可以看出台灣在清代,稻米的生產量幾乎都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出口到中國福建,甚至有時也賣到浙江天津。

年代 推估人口 米產量 米消費量 米出口量 出口比率(本人自行計算)
1756 660,147 232萬石 132萬石 100萬石 43%
1810 1,427,219 464萬石 285萬石 179萬石 38%
1833 1,870,605 557萬石 374萬石 183萬石 32%
1860 2,000,000 613萬石 400萬石 213萬石 34%
1893 2,545,731 643萬石 509萬石           134萬石                   20%

 

清代台灣生產稻米,三分之一賣到閩南---水田化台灣下的稻米競

下一本要閱讀的是黃富三教授所寫的《台灣水田化先驅----施世榜家族史》,施世榜在1719年完工的的八堡圳,是漢人最早在台灣投資興建水圳來提升稻作產能的指標性工程,把彰化平原的稻米產能大幅提升。

 

台北瑠公圳的興建者郭錫瑠,1706在福建漳州出生,幼年就跟父親到彰化鎮平埔心附近開墾,也是八堡圳的灌區,他十三歲的時候八堡圳完工,個人大膽合理推論他與他父親應該有參與見證到八堡圳的興建,啟發他北上到台北集資開發瑠公圳,這點並沒有任何的史料可以佐證,郭錫瑠的家族史也沒有提到。

不過李宗信教授在《瑠公大圳》一書第22頁當中,也提到「此一時間與空間的間接線索,促使我們得以更合理的設想郭錫瑠幼年的彰化經驗,對其日後北上開墾瑠公圳的影響。於是施家與郭家、施厝圳與後來的瑠公圳,在歷史上的際遇產生了偶然的交會」,學者下筆通常比較保守,因此沒有史料,不過,兩個開台水圳家族一定有某種關係連結,是無庸置疑的,這就期待有更多史料出土來佐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生散人 的頭像
    天生散人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