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med.jpg
 
從中國閩南地區的漢人大量移入,構成了當前台灣人口的主幹
不過,其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變化,增長與消退因素,
我的認知非常概略有限,跟據最近閱讀有關,
瑠公圳開發、北台灣開拓、清代的軍事統治等書籍中的片段資料,
整理出下面的簡表。
-----------------------------------------------------------
荷西時期→3萬人
明鄭時期(1684年)→11萬
清治初期(1685年)→6萬
清治(1790年)→100萬
清治(1810年)→200萬
清治末期→298萬人(總人口)
日治初期(1895年)→250萬(漢人加熟番)
日治時期(1905年)→298萬人(總人口)
日治末期(1945年)→總人口600萬(包括日本人)
國府接管,遣返約49萬日本人,總人口下降到550萬人
----------------------------------------------------------------
上述的統計推估數字,是最近閱讀相關書籍中,所擷取的資料,
由於並沒有看到,臺灣有貫穿四百年歷史的人口統計專論書籍,
因此就隨手筆記下來,做為北台開拓系列的參考。
如果沒有標示,就代表示漢人人口。
 
清治初期,由於清朝擔心鄭家"餘孽"會繼續在台作亂,
為了減少治理成本,強制將很多鄭家軍與眷屬,遣返回中國,
因此,當時漢人人口從11萬人大幅下降到6萬人,比當時的原住民還少。
 
台灣在1750年之後開始,因為中國的稻米價格高漲,
因此,開啟了北台灣的開墾大時代,各個墾號的允許,
新莊五股的劉厝圳與張厝圳的開發,
和淡水河對岸引景美溪的霧裡薛圳,
引新店溪的大坪林圳,最後串聯這些水圳的瑠公圳的開發,
讓大台北盆的稻米生產量大增,北台灣稻米直接外銷福建,大賺其錢,
引發更多的勞動力需求,
這也突破了清朝治理台灣,以隔絕渡海來降低治理成本的大原則,
新莊桃園的開發,其時都是生產稻米需求所驅動,
因此在ㄧ七九零年,人口首度突破一百萬人,
 
而二十年之後,1810年,人口快速膨脹到200萬人,
這也是漢人進入淡水河對岸,
就是從新莊渡河進入對面艋舺,與整個台北平原大開發的開始。
到了清朝末年1895年,整個總人口來到了298萬人,
(可參考清代台灣人口統計,有地區人口分佈圖)
 
日治初期,約有50萬人返居中國,
因此,總人口下降,日治初期台灣總人口約250萬人,
其實是包括漢人加上平埔族熟番的總和,不包括生番。
 
根據台灣日日新報1915-06-28的報導,
1896年台灣有熟番257萬人,成長到1912年台灣有熟番321萬人。
這裡所指的熟番,
根據推估包括平埔族與漢人,
在台灣的日本人也就是統計上的內地人,則從1萬人成長到13萬人。
 
到了日治末期1945年,台灣的總人口達到了600萬人,
等於是日治時期50年,台灣的人口從300萬人成長到600萬人,
 
二戰結束後有49萬的日本人被遣返引揚回日本,
因此到國民黨1949年來台灣之前,台灣約有550萬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