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與後村圳所構成的大台北盆地開發圖像

清朝統治台灣的初期,有關大台北盆地的開發,大概開始於1750年左右,而當時,大台北盆地的開發最重要產業發展策略就是生產稻作,然後直接以船運送到到福建廈門等地銷售,當時閩南地區嚴重缺乏糧食,台灣的稻米價格非常的好,新莊就是依靠稻米出口而興起的北台第一大城,這部分可參考輔大景觀設計系顏亮一教授的研究 「清代台北區域發展:一個城市網絡觀點的分析」。因此,意想不到,現在台灣以出口導向的半導體業與製造業,居然在兩百七十年前就已經植入基因。

清朝統治台灣的初期,有關大台北盆地的開發,大概開始於1750年左右,而當時,大台北盆地的開發最重要產業發展策略就是生產稻作,然後直接以船運送到到福建廈門等地銷售,當時閩南地區嚴重缺乏糧食,台灣的稻米價格非常的好,新莊就是依靠稻米出口而興起的北台第一大城,這就是歷史學尹章義說的,1770年台北盆地的「水田化運動」,另一學者溫振華更指出,台北盆地的開發與中國的貿易有很大關連,土地開墾、水利投資、稻米種植實為三位一體,目的是將作為經濟作物的稻米輸出至中國大陸。

另外,輔大顏亮一教授的研究 「清代台北區域發展:一個城市網絡觀點的分析」,把大台北北盆地開發的三個重心移轉是全球化產業貿易的轉變所牽動,一開始的新莊是因為與中國的到米出口貿易、艋舺興起是因藍染原料的出口、最後大稻埕的興起則是許西方對茶葉的需求所帶動。意想不到,現在台灣以出口導向的半導體業與製造業,居然在兩百七十年前就已經植入基因。

稻米的生產,有穩定來源的灌溉用水最提升產量的最重要關鍵,因此水圳的開發,在當時就是一種高度資本密集的高科技,就像當今的台積電晶圓廠一樣,是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與承擔風險,並相當的選址與土木興建技術。這是現在有動力抽水馬達與PVC水管等現代化設備衝斥的時代,所無法想像的艱辛。

1708年陳賴章墾號獲准通過,其實這只是一張文件許可,並不是說,從那年開始台北盆地進就入大開發的時代,當時連淡水廳都還沒設立,一直要到1723年淡水廳治才設在新竹,陳賴章墾號的核准是諸羅縣,當時縣治是在嘉義,由此可見,把陳賴章墾號的核准,當成北台開拓的起點,是言過其實。

應該要看水圳的開發,是比較可信的。因為水圳的完成代表水田,有穩定水源的開始,才開始會有較多的中國移民前來當「漢勞」。

1709年彰化施世榜(1671-1743)開始想要引濁水溪的水來灌溉彰化平原,而興建八堡圳,1719年興建完成,期間施世榜一直遭遇困難,相傳有一位老翁給他指點之後,工程才成功,後世稱他為「林先生」,後人在彰化二水源泉村興建林先生廟祭拜,並尊稱他為台灣大禹。

郭錫瑠(1706-1765)在福建南靖出生後,跟著父親來彰化開墾,1736年北上到台北中崙開墾,因柴頭埤缺水,開始思考興建水圳,上溯到新店溪上游的青潭,希望由此取得水源,從1740年開始想要興建引水圳。

不過其實,在大台北盆地南邊公館古亭一帶的周姓人家,為了尋求水源當時引景美溪上游的水,在1725年興建霧裡薛圳,約在1736年完成,三年之後郭錫瑠才開始要為了他松山中崙的農地灌溉尋找水源。

「 霧裡薛圳〈台北首圳〉 霧裡薜圳是台北盆地內最早有興建的水圳紀錄的,灌溉台北平原西側,因水源來自霧裡薜溪 (今景美溪) 而得名。緣於1724年 (雍正2年) 粵籍墾首『廖簡岳』開墾今公館、古亭一帶,溯秀朗溪〈新店溪〉進入霧裡薛溪〈景美溪〉著手興建灌溉渠道域引水灌溉大佳臘地區,但工程到半途時資金短缺,便由十位周姓人士合股七股共出資兩萬銀元;由陳元利號提供儲水的埤地,並與周和軒號一起監督埤岸和水門的工程,於乾隆初年完工,原為周姓七股和提供土地的陳元利號共有,但之後陳家退出,權益便一直全由周姓持有。共灌溉589甲田地。用水戶每甲田須繳付一兩二錢,出資者每年每股可收水租100多兩。 」

以上資料引自《從霧裡薛圳初探台北盆地南區的水圳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