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是一個世界經濟景氣蕭條、社會主義思潮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就在1929年,小林多喜二(1903-1933)-----一位剛被日本拓殖銀行開除的小職員,根據了1926年,實際發生在博愛輪與英航輪上虐待漁工的事件為基礎,再加上親自前往函館採訪補蟹漁工的田野調查,寫成了「蟹工船」這本馬克思主義寓言式的中篇小說。
隔年(1930年)警方就以對天皇不敬的罪名起訴小林多喜二,1933年2月10日,小林多喜二被築地警察局的特務警察拘捕,隔夜,被嚴刑拷打凌虐致死。
隨後「蟹工船」這本書,就一直被流傳成為日本普羅文學的代表作之一,並成為國民教育的指定教材。該書深刻地描寫了一群在北海道與俄羅斯間勘察加外海的補蟹船上,在管理階層殘酷的虐待與惡劣的極端氣候下,過著像動物一般的生活,最後起而反抗的寓言式小說。
從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本寫於八十年前的作品,不免流於教條,由於小林當時為日本共產黨員,因此這本書有很濃厚的為共產主義宣傳的企圖,其實就是一種寓言式的書寫方式,來推展共產主義的理念。
例如,該書中描寫捕蟹母船上,有四五個漁工搭小船出海捕蟹,竟漂流到西伯利亞,接受俄國村民的熱情招代,樂不思蜀之際,但是在俄國人透過一位略懂日文的中國人的翻譯,「天啓式」地告知有關無產階級革命的共產主義思想後,就熱血沸騰,毅然拒絕繼續接受俄國村民的溫暖招待,決心重回到地獄般的蟹工船上,團結工人對抗資本主義式的生產。
另外,該書中也刻意將「國家」視為資本家的「執行委員會」。當蟹工以罷工方式迫使管理者與他們談判之際,象徵「國家」的帝國驅逐艦出現了,蟹工原本抱持「國家」能幫他們主持正義的希望,在士兵登船的瞬間就幻滅,九位勞工談判代表被押上驅逐艦,原來國家暴力只是幫助替資本家剝削勞工的工具罷了。
書中也提到像北海道、韓國、台灣等殖民地,也都是國家刻意讓資本家剝削勞工的豐沃之地,大有暗示共產主義的國際無產階級串連,也符合當時共產主義國際,援助各殖民地推動無產階級革命的大戰略。
「蟹工船」過去近八十年來,一直像地下伏流一樣默默存在,每年銷售量都在五千本,但是到了2008年,卻一舉成為年銷售突破百萬本的暢銷書,由於已經過了著作權年限,為搶食商機,引發四十幾個出版社的競相出版,並改編成漫畫與2009年電影重拍,形成「蟹工船」熱潮。
這股熱潮的湧現,其實是時勢創造英雄,小林多喜二沒想到他的作品會在八十年後,受到如此狂熱的討論。2008年的日本,失業率高漲,派遣工、臨時工充斥泛濫,年青人不知未來前途何在,國家被自民黨的政治恐龍派把持,「蟹工船」這本小書就像野火,被點燃後一發不可收拾,這股日本社會底層的不滿與騷動,匯流成2009年9月的二戰後日本的首度政黨輪替,民主黨終結了1995年開始執政的自民黨「五五體制」。
「閱讀蟹工船」現象,反映了當前日本勞工的集體困境,蟹工船上不人道的虐待,在當今社會只是以更光鮮亮麗的方式偽裝進行著,蟹工船中工人的苦悶與不滿,觸動了二十一世紀上班族的內心。「蟹工船」猶如許多經典的寓言故事一般,發人省思與警惕,而人類的文明的進步,正是透過這些寓言的內化,不斷地自我反省。
台灣當前「工作貧窮」現象日益嚴重,上班族的苦悶,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早已經用全世界最低的生育率來回應,這種無聲的抗議,代表一種民意的伏流,或許不久以後也會有台灣版的「蟹工船」熱潮出現,也說不定。
(本文刊登於162期勞動者雙月刊,2011.0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