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核彈!間諜?CIA:張憲義訪問紀錄》這本書是2016年出版,由中研院近代史研究員陳儀深到美國張憲義的自宅,進行訪談之後整理出來的文字記錄。

簡單的說,是前一年張憲義的學弟賀立維出版了《核彈MIT》之後(可參考我寫讀後心得),他有些話不得不澄清,不然以他已經退休多年,閒雲野鶴在美國悠閒度日,反正已經封口沉寂數十年,為何要講出他隱藏多年的內心想法呢?因此找了公正客觀且有權威性的陳儀深,接受訪談。他聰明的做法是,本書作者是陳儀深,不是張憲義,因此,他立場可以伸縮,一但有差錯,可以推給陳儀深,說他記錄錯誤或詮釋過度。

好的,張憲義到底要澄清什麼?

沒有背叛"中華民國",是他的最大吶喊。其次,沒有拿美國任何金錢或美色等好處、沒有攜帶任何機密文件資料給美國,都是次要的說明 。

張憲義在訪談當中,彷彿還是一個保鮮在三十多年前時空的愛國青年,他是一個絕對效忠的中華民國派,所以郝柏村指控他叛國,是漢奸、是外國間諜,是他作為軍人所無法忍受的,郝柏村更指控他與當時的黨外勢力掛勾,更是他無法容忍的,因為他就是一個中華民國派。張憲義會接受美方的協助偷渡到美國,完全是對於當時擔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其軍事野心強大,從他親身接觸與他在中科院得到的訊息,他認為郝柏村已經違反蔣經國設定"有能力但不製造"的核武紅線。

以當時的能量,台灣在三個月之內就能製造出核子彈。他認為,當時蔣經國已經生命垂危,台灣即將進入政治混亂期,此時,核武一旦落入郝柏村的主導,那中華民國將陷入核武戰爭的邊緣,因此,才將情報通知美國,然後由國際原子能總署來台灣封爐,中止摧毀台灣的核武生產製造能量。

張憲義作為一個核武研發的高階軍人,他的視野比起一般軍人更加宏觀,還是他個性使然?他對於核武的擁有與使用,有戰略性的思維,也就是從民族國家生存與人類生存的角度思考。他佩服林義雄的反核,那是從民族生存角度出發,也就是台灣的地理人口條件,是玩不起大國的核武競賽的,只要發生一次遭受核彈攻擊或是像日本的福島事件,台灣就永遠不能居住。

undefined

張憲義反駁賀立維的影射,他拿美國鉅額現金或受到美色誘惑,他強烈嚴正說明他的清白。另外,核彈MIT當中有,台灣發展核彈是要等中共登陸後,在本土自爆的終極手段,他也認為超級荒謬,根本子虛烏有。倒是他提到,當時有個終極方案,是讓經國號掛載核子彈,單程飛到中國執行的自殺任務。

張憲義在1988年1月9日"叛逃"到美國後,四天之後,1月13日蔣經國就過世,二日後,1月15日美國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官員直衝龍潭中科院,把台灣的核武研發設施摧毀封存。這七天,恐怕可以拍成一步驚爆七天的電影,絕對賣座,這七天當中,國際政治的較量與緊張,恐怕是台灣最驚心動魄的七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