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到這本書《核彈MIT》,幾個小時之內,幾乎放不下書,一口氣讀完,只能用怵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

作者賀立維描述他建國中學畢業後,很奇特地,沒有選擇一般人就讀台、清、交的道路,居然愛國心沖昏頭進入中正理工學院就讀,後來念物理所碩士論文實習時,到中科院核研所,剛好遇上老蔣開始啟動核武計劃,向加拿大購買的重水式核子反應爐(TRR)剛剛達到臨界運轉.

後來他以中科院軍職身份,爭取到美國愛荷華大學公費攻讀核能工程博士,但也引發CIA的關注,並且提到當時國民黨職業學生的惡行餓狀,而CIA的R先生利用美色、金錢誘惑他回台擔任間諜未果,其當時兩位核工的華裔同學與教授,先後離奇死亡,都讓他不寒而慄,趕緊回國.

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他回國後繼續回到中科院任職,與張憲義副所長同一組,經歷張憲義「叛逃事件」的第一手觀察.當然,後來美國中情局與李潔明的說法都證明,張憲義是美國長期吸收的內應,而且是抓準將經國病危之際,一舉把他全家與重要機密文件,全部帶去美國,並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全盤托出,台灣的核彈只差臨門一腳的引爆裝置裝上的最後階段.

作者也認為,美方策動的張憲義「叛逃」,從現在回顧來看,是最好的選擇,讓所有參與研發核彈的研究人員與政治決策者都卸下重擔.因為當時,蔣經國在兩天之後死亡,政治權利鬥爭未明,即使李登輝上台,面對軍方強硬擁核派恐怕難以招架,到時候這顆核彈,會引發何種天大災難,只能雙手祈禱.

undefined

書中提到,台灣發展核彈的起點,是在1963年,蔣介石在日月潭涵碧樓與核彈之父,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主席Ernst David Bergmann博士密會三天,聽其建議,成立中科院,啟動核武發展計劃。

由於,1964年中國首顆原子彈試爆成功,蔣介石的危機感,讓他也想要顆原子彈,1965年中科院籌備處成立,1971年中科院核能所的TRR達到臨界,同年核一廠開始施工.其實,台灣的核彈發展,就是偷偷利用核電廠的鈾238燃料,然後拿到龍潭核研所的TRR,日夜不停運轉,讓它不斷吸收中子轉變成鈽239.這種慢工出細活的原子彈製造方法,也是伊朗巴基斯坦等貧窮國家的做法,據作者的描述,在1988年張憲義叛逃時,其實台灣已經練功完成達到臨界點.

也由於台灣也有簽署「核子非擴散條約」,不然美國不會賣核電廠給台灣,也因此,當張憲義攜帶機密文件在美國國會作證,台灣拿核電廠用的燃料拿去秘密製造核彈,國際原子能總署與美國官員,才能夠已違反該條約的名義直闖龍潭,把TRR封掉,不然台灣就必須關掉核電廠.

 

undefined

 

2018年底,由美國學者  David Albright and Andrea Stricker 出版的專書《 Taiwan’s Former Nuclear Weapons Program: Nuclear Weapons On-Demand 》(可線上下載PDF檔全文,詳細描寫了這段台灣自力發展核武,卻被美國強力剝奪的過程。書中還專訪張憲義並與其合影。

FireShot Capture 015 -  - isis-online.org.png


其實如果要更早回溯台灣發展核能的研究,是在1928年,荒勝文策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首任物理學講座教授,荒勝曾在柏林大學研究時期,跟著愛因斯坦共同做研究。他領導建造直線粒子加速器,成功在臺灣做出亞洲第一次人工撞擊原子核實驗.可能是更早的起點.(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wiki/荒勝文策 )


這比日本本土還早,荒勝在二戰期間也加入了日本海軍的核彈計劃,但在美軍進攻本土的壓力下,將實驗室從京都搬到朝鮮,結果延宕核彈的研發,讓美國團隊早一步完成.




而二戰之後,1948臺大物理系做出號稱中國第一次人工原子核反應,也是在同樣是荒勝的學弟,京都帝大畢業的戴運軌與留台日本技師的協助,重複做1928年荒勝的工作而已.(參考初探民國34~37年的中國核子科學 http://mnie.sg1007.myweb.hinet.net/10_2.pdf
)


但是無論如何,上述從日本時期累積在台灣的核能研究能量,1961年讓「清華水池式核反應器」首次達到臨界,1964年清華大學正式成立核工系招生,更讓1965年蔣介石成立中科院,正式宣告台灣走向研發核彈的不歸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生散人 的頭像
    天生散人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