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4326_raw.jpg
距離我第一次在2005年初馬,已經12年了,過去瘋狂追馬,征戰南北的熱情,年過半百後,變的比較冷靜,認為跑步是長遠的事情,不要受傷,維持身心將康最重要,所以只維持每年跑一次全馬的強度,算是偷懶。
 
這次台北馬拉松之前三個月的月跑量,比起過去高很多,最後一個月應該有超過70公里,前一個週末還跑了30K,老實說有點太晚,臨時抱佛腳。另外,也刻意多練了間歇跑,250M的操場,全力衝刺四圈,再慢跑一圈,這樣總共四趟。我發覺很有用,刺激了最大心跳,讓我在比賽時,比過去更能夠承受高強度,後段也能穩定不落速,以後應該多多練。還有30K的訓練,以後也應該要提早一個月前完成。賽前,由於家中買了滾筒,對於舒緩腿部與背部肌肉也有很大幫助。
 
今年寄物處換到市府的後面廣場,要走過市府內部走到人群相當擁擠,花了不少時間,我搭五點二十分第一班捷運台北車站換車到市政府下,幾乎沒有停留走去寄物,回到起跑點,大概五分鐘後六點半就起跑。跟五個穿西裝提公事包戴墨,去年也有遇到的跑者,聊了一下,後來中間也遇到兩次,最後比我快到終點。
 
 
起跑氣溫約十二度,小雨,地上沒有積水,感覺很舒服。前十公里跑得很保守,日本香港中國的口音在周圍出現,到北門繞一圈之後在景福門與半馬人潮會合,變得非常壅擠完全無法施展,感覺半馬人數比去年多,而且女性好像更多。上圓山橋時看到一位女性跑者撲倒鼻子受傷流血,在路邊由救護人員醫治。這次有遇到大會安排的醫護跑者,混雜在人群中,拿著肌樂噴劑隨時幫跑者噴。
 
距離我第一次在2005年初馬,已經12年了,過去瘋狂追馬,征戰南北的熱情,年過半百後,變的比較冷靜,認為跑步是長遠的事情,不要受傷,維持身心將康最重要,所以只維持每年跑一次全馬的強度,算是偷懶。
 
這次台北馬拉松之前三個月的月跑量,比起過去高很多,最後一個月應該有超過70公里,前一個週末還跑了30K,老實說有點太晚,臨時抱佛腳。另外,也刻意多練了間歇跑,250M的操場,全力衝刺四圈,再慢跑一圈,這樣總共四趟。我發覺很有用,刺激了最大心跳,讓我在比賽時,比過去更能夠承受高強度,後段也能穩定不落速,以後應該多多練。還有30K的訓練,以後也應該要提早一個月前完成。賽前,家中買了滾筒,對於舒緩腿部與背部肌肉也有很大幫助。
 

 
 
 

5214334_raw.jpg

 
 

5214339_raw.jpg

 
 
到了三十公里之後,計算一下時間,發現要在關門前約十一點半跑出去38.5K的民生水門,好像有點困難,因此,決定豁出去了,之後的八公里完全沒有停下來,連水站也沒喝,一路狂奔,最後應該是在還剩下五分鐘左右出水門。
 
 

5214340_raw.jpg

 
 
 
鬆了一口氣之後,停下來喘口氣,想不到後面的一位年輕男跑者,跟我說,大哥我已經跟了你十公里了,這是他的初馬,他說如果他沒跟上我,他就已經放棄了。想不到,我還成了別人的配速員,有他在後面跟,我反而更有責任感與信心,接下來,除了高架橋上坡走一下,還有基隆路地下道最後上坡走一下之外,其餘時間都是定速前進,四十公里之後,也沒有太大的疲勞感,就這樣與跟在我後面的跑者擊掌並肩一起跑進終點,抬頭看計時鐘,五小時二十九分....。
 
 

5214341_raw.jpg

 
 
回顧這次跑馬,途中的運動飲料與水喝很少,香蕉只吃兩次半條,鹹餅乾吃兩片,就這樣,可能是低溫,汗流不多,感覺不太累,二十五公里左右到廁所上一次小號。前面跑的太保守,三十公里之後,幸好沒有抽筋的感覺,能維持穩定速度前進,能跑出水門。比賽之後,第二天就感覺已經完全恢復,沒有痠痛感,比過去要花四五天進步很多。
 
希望以後能繼續持之以恆,維持一定強度,不要到了比賽前才緊張猛練。每個月跑一次20K,應該是必要的,間歇跑與配速跑也應該要在週間多練。台北馬拉松,明年見了。
 
手按表每五公里分段計時
5K---36:55
10K---33:55(1:10:51)
15K----36:04(1:46:55)
20K----38:53(2:25:49)
25K----38:23(3:04:13)
30K----42:45(3:46:59)
35K----41:44(4:28:43)
40K----41:51(5:10:40)
Finish----18:51(5:29:31)
 
 

5214342_raw.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