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讀完司馬遼太郎的<項羽與對劉邦>,驚覺當初國中歷史是怎麼唸的,為何忽略如此精采的歷史性對決,兩個性格互異典型的英雄人物,在秦末暴政下民不聊生,群雄並起的混亂時代,如何各自崛起,然後推向極具戲劇性的時勢演進的最後高潮---項羽烏江畔自刎。

 

項羽,楚國的貴族名門之後,力大無窮,威武外表,令人不自覺敬仰,一直到他自刎身亡之前,嚴格來說,沒有打輸一場仗,是個百戰百勝的大將軍。

 

劉邦,可能是私生子,鄉下地痞流氓,虎濫大王,但為人直率單純,常真情流露,也因為自己能放空一切,所以能包容一切,手下集合:軍事指揮天才韓信、天下第一謀略家張良、內政治理良臣蕭何,成為中國歷史上,「打天下集團」的超完美組合。

 

司馬遼太郎就這樣從秦始皇即將死亡,宦官趙高專政,殘酷統治,民不聊生,群雄並起開始寫起。感覺司馬是以同等的份量來寫兩人的對決,將兩人「典型化」,這種個性分明互異的歷史雙雄對決,沒有三國演義的複雜謀略,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兩個人,隨著大小戰役的推移,以及歷史瞬間的意念流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鴻門宴是最戲劇化的一刻),項羽如何一步步贏得眼前的每場戰役,卻一步步掉入劉邦(其實大部分是張良)的大戰略當中,而最終身陷泥沼。這也是「百戰百勝者,其國必亡」的最佳例證。

 

司馬遼太郎將項羽描寫為時代悲劇的英雄,最後項羽是有機會單槍匹馬逃回楚國東山再起,但是項羽選擇留下歷史證人,告訴烏江畔的本來要渡他過江的船夫,訴說他的最後事績,甚至面對最後包圍他的漢軍,也是如此態度,要求流傳後世,昭告天下百姓:是天要滅他,不是劉邦滅他。

 

對照起項羽這種頂天立地的氣魄,劉邦則完全是另一個相反的典型。劉邦不知有多少次,當面跟項羽跪地求饒,多少次被楚軍追殺到只剩一人,狼狽脫逃。有一次,還將兩個兒子,丟下馬車,以減輕重量,加速逃跑,但都被隨從撿回來。劉邦一聽到楚軍打來,常常就嚇得兩腳發軟六神無主,好幾次都主動向張良表示他不幹了,打天下太辛苦了,何必呢,要回沛縣去當地頭蛇,吃喝玩樂,但都被張良勸下來。

 

司馬遼太郎甚至在書中描寫劉邦開儒生(由於當時信奉孔子的儒生,言行舉止都很重視形式,與劉邦的個性格格不入)玩笑的屌而啷當的個性,劉邦當眾拿下來一位重要智囊儒生的儒帽,當場尿在帽上,恥笑他們的拘謹衣著,還有一次更伸手去摸儒生的下體,開玩笑的說,咦你還是男人啊?隨即哈哈大笑。

 

 

也因為劉邦這種接近軟弱且不入流的個性,項羽從心理就看不起他,根本沒把劉邦看在眼裡,幾次都被劉邦的眼淚所欺騙,鴻門宴就是一個關鍵。項羽身邊的首席謀士范增,幾次勸項羽當場殺掉劉邦,都被項羽否決,為之氣結,看破天下局勢已定後,隱然離去。

 

本書司馬遼太郎鮮活地描寫了兩人的個性,讀完最後一頁,感嘆項羽的悲壯結局,真想跟著項羽仰天長嘯,而劉邦集團的深謀遠慮,特別是張良精準分析天下局勢,為劉邦進行大戰略佈局的思考,無不令人懷疑他是仙人再世。

 

項羽的天縱英明,讓他的手下,無強將也無謀士,楚霸王的巨大身影,就是一切,而劉邦的知人善任,真誠相待,天下志士齊聚幕下。楚漢爭霸,最後由劉邦勝出,兩人的「個性」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政治人物的個性,特別是執政者的個性更是決定了國家政策方針,與百姓的生計。當權者最私密的情感與個性,卻往往是影響公共決策最重要的因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