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是從中國傳到日本,在日本經歷一次大戰的經濟蕭條、二戰後戰火重生,為了滿足體力勞工與上班族所逐漸型塑出來的獨特產物。以原生經濟的角度來觀察,拉麵確實是日本特有的產品,近二十年來,並成為日本的代表性餐飲,進軍全世界。美國歷史學者George Solt以他的博士論文改編的《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 The Untold History of Ramen: How Political Crisis in Japan Spawned a Global Food Craze )這本書,應該是目前中文世界當中,介紹拉麵的發展史最詳盡的書。該書重新改版以新書名在2021年5月上市《日本的滋味:異國勞工食品、國民料理、全球文化符碼,一部日本戰後拉麵史》。
這本書的視野不是拉麵本身口味的發展史,而是怎樣的政治經濟結構醞釀出拉麵來。總結一句話:拉麵是為了滿足日本每個經濟困苦年代的勞工,而產生的便宜又滿足的餐點。ㄧ般認為拉麵的起源,是從1900年前,許多來日本港口工作的中國勞工所帶來的,因此,福岡、橫濱、札幌等工業大港口就成了拉麵的起源地。
當然日文用片假名RAMEN這個外來語來稱呼拉麵,就表示這是外來語。最早,拉麵的原型是1890年前後,由吹著嗩吶攤販沿街叫賣的嗩吶支那麵,就是很簡單廉價的醬油湯麵,也稱為南京麵或支那麵。後來,1920年代,日本開始工業化,大量農村人口被擠壓到都市討生活,為滿足這些在都市中的體力勞工,拉麵開始抬頭更加普及,許多賣中華料理的餐廳開始販賣由大骨熬的重口味濃湯頭,再加上筍乾、魚板、薄肉片等配料,也就是現在拉麵的雛型開始出現。二戰之後,糧食的匱乏,美國麵粉的刻意輸入,讓日本人更依賴麵食,拉麵店開始爆炸性成長。1980年代日清杯麵的出現,外銷全世界,則是為2000年拉麵全球化打頭陣,本書用了約五分之一的龐大份量,來描寫日清拉麵的崛起,有點不合比例,美國人把日清杯麵當成是拉麵的一種,就台灣人來看是很奇怪的。
麵在2000年之後,以日本的符碼行銷全球,店家運用很多日本浮世繪、書法標語,店員身穿有日本暴走族誇張圖案的T恤,拉麵成了日本飲食文化象徵在歐美各大都市如雨後春筍冒出,其實日本餐飲界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這種來自中國的異國料理,真能代表日本文化嗎?
拉麵這個日本的庶民料理,一開始就根基於一種補充藍領體力勞工熱量需求的基因,大骨熬成的濃濃湯頭,再加上可以自己擠壓店家提供的大量蒜頭,這都是為了補充體力,再加上很多拉麵店有免費提供加麵條的服務,這些都是滿足體力勞工需求而誕生的。不過由於售價不能太高,因此,醃肉就要切得很薄大大一片,再加上海苔片,整個讓勞工視覺上可以很飽大滿足,讓整碗麵看起來就是快要滿出來的豐富感。而在日本吃拉麵的用餐環境,更是戰鬥化,除了很多只有高桌子沒有椅子的立食之外,像知名的福岡一蘭拉麵,更是隔成個人一小間,連鄰座、廚房都看不到,完全一種引導你專心快速用餐完畢的空間。在日本吃拉麵如果還在彼此聊天,那可是犯了大忌。
拉麵店更是開啟使用購票機來點菜的先河,這是因為就是要快速,沒有廢話,拿著印出來的票券交給廚師,沒多久拉麵就端上來了,然後一個人大聲把麵吸進去,大聲把湯喝完,沒講半句話就離開。對,拉麵就是一種滿足勞工與上班族的戰鬥餐。
在日本拉麵店除了滿足基層勞工與上班族的需求之外,更有一個批判性的反抗資本主義的功能,日本有八成的拉麵店都是非連鎖的自立創設的店家,在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的時代,大量上班族被逐出正是勞動市場,到拉麵店學習一技之長之後,藉由日本特有的"暖簾分"的習俗,其實就是台灣早期長工從頭家離開後,自立門戶,頭家非但不會向你收取權利金,反而還會介紹客戶甚至資金等等無償協助的模式,以自己獨創的拉麵湯頭口味自立門戶,取得經營自主權,讓勞工也擁有自己的事業,降低在生產體系中被剝削的機會。
拉麵作為一種原生於日本經濟艱困下,滿足基層勞工體力需求補充的產物,在國內市場茁壯養大其能量之後,一飛衝天一舉跨出國境,成為征服全球各國人的胃口的利器,拉麵與日本文化的強烈連結,這也創造了日本本國"拉麵經濟體"的穩固龐大商機。因此,原生自本國特有生活需求的商品,一定是特有的,無法模仿的,通常也是最有全球競爭力的。即使拉麵其實是源自於中國,但是已經沒人在乎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