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珍珠奶茶所帶動起來的臺灣手搖杯茶飲大小品牌,進十年來襲捲全世界,可說是台灣近代最有競爭力的自有品牌消費品,某種程度上,比從事晶圓代工的台積電還有競爭力,因為手搖杯茶飲是台灣少數自有品牌的最終端消費產品,而且還有跨國競爭力。

臺灣在戰後的工業發展,全力朝向加工出口的代工經濟模式,讓台灣產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臺灣的生產者是為了品牌買主的訂單而生產,任何產品的最末端銷售的利潤最高,誰能把產品賣出去就是王者贏家,原料生產者、中間加工者的利潤都是微乎其微,這也就是品牌的價值所在。

美國能發展眾多品牌,NIKE、APPLE,完全交由他人代工,不需投入大量生產設備與人力的固定成本與衍生的風險,就能賺取超高額利潤,重點在於,他們以敏銳觸覺直接接觸消費者,建構起他們的市場察覺力,然後下訂單給代工廠,不用負擔投入大量生產設備與人力的風險成本。

人人都知道品牌價值所帶來的高獲利,不過要建立品牌談何容易,連傭有龐大內需市場的中國,到目前尚無法建立一個世界知名品牌,只能靠併購外國品牌例如富豪汽車VOLVO來乾過癮。全世界最大的運動鞋代工廠寶成,也常是要建立自有品牌的鞋子與通路,但都失敗。因此,臺灣茶飲的成功是非常珍貴的資產,但卻很少人去呵護件夠深化內涵,未來很有可能一夕之間被他人篡奪。不過臺灣人對於這個品牌資產似乎不太重視,

日本蕎麥麵、烏龍麵、法國葡萄酒、義大利麵條、英國威士忌等,都是該國的代表性產品,帶動保障了該國原料生產者的產量,帶動該國地域經濟發展,甚至文化的復興。因此各國莫不全力鞏固該產品與該地理產地的連結,以標章認證來排除其他魚目混珠的競爭者之外,更不斷挖掘該產品的文化資本,以雄厚的飲食文化生活來支撐該產品的地理性,進而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競爭商品。

 

undefined

臺灣手搖杯茶飲的興起,珍珠奶茶是最大大功臣。而珍珠的前身就是粉圓。粉圓一開始的原料是地瓜粉,後來特別是變成大顆的珍珠後,為了增加Q彈的口感,而改採樹薯粉,都是ㄧ種高澱粉產品,吃少量就會有飽足感。粉圓很早就出現在台灣的菜市場中的豆花、綠豆湯、剉冰等甜點攤,與芋園、粉條、紅豆一樣都是配料,例如一碗豆花可以選擇加粉圓,綠豆湯加粉圓或粉條。如果剉冰就是可以任選四種料,粉圓只是其中的一種。在這個時期,粉圓還沒有浮上檯面躍升到主角的地位。

DSC_0471.JPG

(新莊老街上約1970年就開業的豆花攤,可加粉圓或紅豆)

臺灣這些甜點的配料,都是高澱粉類的食材,都有立即的飽足感,這與香港的「糖水」是沿著食療,不同季節調養體質的方向大大不同。某種程度,臺灣的街頭甜湯,是滿足勞動階級體力上的臨時補充而來的,而香港的糖水,則是有閒階級的養生需求,台港走向不同的方向,但臺灣的粉圓,再更加繁忙的工商業時代,反而有了爆炸性的進展。

粉圓逐漸出頭從眾多配角變主角地位,應該是1988年以前北淡線火車還沒拆除變成高架捷運時,當時銘傳商專要跨過中山北路到陽明戲院方向,有一個人行地下道,學生下課該地下道就人潮洶湧,主要公車站牌都在中山北路上面,因此,很多要到士林夜市的人,就必須在中山北路上的站牌下車,再走過這地下道到士林夜市,因此這個地下道的出口兩邊,就成了商店密集點,當時有很多家豆花店聚集於此,這些豆花店有賣熱的與冷的豆花,可以加紅豆花生粉圓等不同配料,這也是當時豆花店的標準形式,當時有兩三家路邊攤以「青蛙下蛋」的招牌,在賣粉圓加愛玉或豆花的冰品,這個時候粉圓首度成為主角,而不是豆花的配角,這是ㄧ個革命性的發想,記住當時的粉圓還是小顆的,這樣才像青蛙蛋,大顆的粉圓怎麼會像青蛙蛋呢?至於粉圓長大變大顆,還要經過十幾年後的一個與奶茶相遇的歷史巧合。

目前尚存在於原址的巫記,標示創立於1978年,應該是沒錯。不過,在1988年北淡線開始拆除之後,該地下道快速蕭條落後,如今已經成為士林夜市一個被人遺忘的殘破空間,不過同時誕生於此的青蛙下蛋,也完成了他將粉圓提升到主角地位的歷史任務,下一階段來就輪到,粉圓遇到奶茶的宇宙大撞擊了。

undefined

 

根據創立於台中的春水堂網頁介紹: "1987年,年僅二十多歲的林秀慧每日早上要騎機車到建國市場裡採買當天店內要用的食材。有一次,偶然將她童年喜愛的美食「粉圓」帶回店內煮食,並分享給伙伴。她將粉圓與冰奶茶、檸檬紅茶做融合與調配,於是世界上第一杯珍珠奶茶應運而生。"

undefined

另外,台南翰林茶館的網頁上,也寫著: "真珠般晶瑩剔透的白色粉圓,象徵翰林奶茶的傳承精神,1987年翰林茶館創辦人涂宗和在鴨母寮市場見到賣粉圓的攤販,突然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將奶茶與粉圓結合增加口感?一個轉念,撼動茶飲文化的天字第一號珍珠奶茶正式誕生。在絕大多數茶飲店只用黑粉圓的今天,翰林茶飲集團仍舊不忘初衷,向合作三十年的台南老商家持續買進白粉圓,就像照顧老顧客一樣,守護珍珠奶茶的原汁原味。"

臺南翰林的創始人涂宗和提出一種粉圓吸管尺寸說,來確認他比台中春水堂更早泡出珍珠奶茶,也是一個很有趣的說法。

"涂宗和表示,七十五年市售的吸管直徑都只有喝果汁的六釐米尺寸,這根本不適合直徑五釐米的黑色珍奶,稍小的白珍奶才適合,七十六年初消費者到翰林點用黑色珍奶,茶館得附湯匙以方便食用;一、二年後珍奶在台南日漸普遍,七十七年吸管製造商才推出八釐米口徑的吸管;春水堂說從頭到尾都用八釐米吸管,由此可證不是珍奶的原創者。"

很巧合,這兩家知名品牌,都宣稱作出世界第一杯珍珠奶茶,而且都是在從菜市場把粉圓挖掘出來,加入自家的茶當中,也都是1987年這一年,也就是青蛙下蛋出線的九年之後。在粉圓、粉條、芋園,紅豆等等豆花配料當中,粉圓由於是圓形且顆粒小,自然容易被加入飲料中用吸管,與飲品一起吸出。粉圓與奶茶、紅茶的混合,就這樣出現。

臺灣早期的紅茶茶飲(例如酸梅湯)販賣者,都是一個玻璃杯當場喝掉,如果要外帶,就是裝入塑膠袋加一根吸管用橡皮筋一綁帶走,非常便利,學生或藍領勞工騎腳踏車經過店頭,就在車上沒下車,一口把茶喝玩。後來泡沫紅茶店的出現

粉圓加入紅茶之後,多了飽足感,是ㄧ個很大的突破,也是可以把飲料當成副餐,可以在工作的中途,甚至沒空吃午餐,補充體力的來源。而且可以用喝的方式完成,節省空間與時間。

undefined

很剛好,就在這個關頭,1988年高雄彌陀人葉益芳量產出商業化的封口機,批發蛋商的葉益芳送貨時在看到自助餐店裡買便當的阿兵哥裝熱湯回營區,但湯會濺出來,靈機一動,建議把塑膠袋用橡皮筋套上就可解決。然後就開始研發封口機,在1981年研發出重達60公斤的原型機,售價十萬元,根本乏人問津,到了1988年才改良出商業化的封口機,不過這設計是為了餐廳的熱湯封口,這過程可參考這篇今周刊的報導。不過葉益芳卻不知道他將迎來手搖杯的盛世。

1988年前後,可以讓年輕人聚會聊天的泡沫紅茶店從開始興起,年輕人都到像小歇這種店面喝泡沫紅茶吃滷味,大約到了1995年,這時候,已經具有封口技術的益芳企業,因應泡沫紅茶店紅茶外帶需求,順勢推出針對茶飲的封口機,業績當然是一飛衝天,有了外帶手搖茶飲封口機的支援後,才有開始1996年創立的快可立這第一代的手搖杯外帶店的興起。這真是一個技術史上的巧合,或者說是歷史的契機吧,粉圓在1987年左右被加入奶茶當中,封口機在同一年被發明,不過是封熱湯,1995年因應泡沫紅茶店的外帶需求,讓原本的封口技術找到出口,順勢而起。原來一杯珍珠奶茶的出現,必須要在工業技術、生活消費等因素的歷史巧合碰撞之後,才誕生的,否則要喝一杯珍珠奶茶,可能就跟現在春水堂一樣,可能只是在裝潢優美的茶飲店當中,用小湯匙撈著吃,而不是行銷全球,隨手拿著散步在街頭,邊走邊喝。

臺灣的茶飲在加入珍珠之後,又陸續開出很多添加物,例如芋頭、百香果等等,還有半糖全糖等等組合,大家可以注意,店員在封口機完成交到你手上之前,都會上下顛倒搖晃,讓杯內的內容物均勻,這也只有封口機封口之後才辦得到,像麥當勞的可樂所使用的杯蓋,是沒辦法作到的。由此可見,封口機對於茶飲產業的重要性。

而被封口之後的茶飲,產生了耐搖晃的一個密閉空間,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因為,使用者可以隨意拿起不需注意就能喝到飲料,這使得許多開車司機,甚至眼盯螢幕的上班族,可以隨手拿起喝一口放下,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喝,完全不用擔心飲料是否外漏出來,其實就是一邊"吃",一邊工作。再加上台灣的勞動現場,是允許在桌旁擺上一杯飲料,甚至主管會主動請客犒賞工,或集體揪團購買,再加上大學生上課,也是允許一邊上課一邊喝飲料,這種特有的工作現場的文化,當然是茶飲需求源源不斷的最大支持力。也就是,茶飲在台灣與勞動工作是息息相關的,這跟早期粉圓作為勞動者或學生(準勞工)的路邊小點心,是一樣的社會文化脈絡。

最近,台灣的茶飲品帶大量在日本展店,引起熱潮,不過因為疫情有逐漸退燒。其實最大的關鍵是,日本人把喝珍奶,當成是時尚,手機拍照IG打卡上傳,而且日本並不允許邊走邊喝這種隨興舉動,更不可能在辦公室的桌上擺一杯珍奶,邊工作邊喝。既然是時尚,就不是日常生活的常態性需求,喝過一次,像朋友炫耀一下就夠了。自然熱潮會消退,這與台灣因為有豐富的沃土環境支撐,可以醞釀各種新品牌不斷出現,當然是大不相同。

最近有,香港的楊枝甘露茶飲來台發展,我們也可順道考察香港的"糖水鋪"文化,基本上是與養生有關,因此,不同季節要搭配不同精緻配料的甜品, 比如春夏之際要吃緣豆沙消暑,正值秋冬則來碗杏仁糊保暖 。香港糖水的發展是一種從高檔餐廳發展出來的精品,逐步庶民化的過程,但還是有養生的基因,與台灣這種豆花粉圓綠豆湯,一路到珍珠奶茶,充滿飽足、廉價快速,與基層勞工連結,是大大不同的文化脈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