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前陣子讀的《棉花帝國》,以單一作物棉花,探討英國帝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以英國本土向東西雙方擴張,是非常明確的敘述軸線。《橫渡孟加拉灣》是一本內容繁雜(豐富?)且沒有單一主軸,很難以輕鬆閱讀消化的書。再加上一般台灣人對於印度、緬甸、馬來亞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讀來異常艱難,但也會有很多恍然大呼的驚奇發現。
本書其實還是以英國為核心,只不過換成了,英國在19世紀中期逐漸建構的,英屬印度、英屬緬甸與英屬馬來亞,這環孟加拉灣兩岸之間所形成的「英屬殖民地內海」之間,人口、商品與文化之間的流動滯留遷移的大歷史,其中特別強調南印度的泰米爾人大量移民到孟加拉灣東邊的馬來亞與緬甸的歷史分量最重,也是本書的重點。
南印度的人口大量東進,有個很大拉力,是我過去所不知的,就是在1910年,美國底特律的汽車工業,以生產線型態大量生產平價的出現,全球對汽車的需求量爆增,連帶對橡膠的需求也爆增,因此馬來亞的叢林被開墾遍植橡膠樹,需要大量人工,作為同樣都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出入境的方便,大量印度人在檳榔嶼登陸,然後前往馬來亞種植橡膠。
為了餵飽這大量在馬來亞橡膠園工作的印度勞動力,也促使緬甸成為最大的稻米出口國,供應東南亞大量工人的需求,仰光周遭也因此吸引大量印度人前往種稻農人,仰光與檳榔嶼成為當時,東南亞人口最混雜多元的城市。
本書另一個次要的重點是,印度人往東到馬來亞,同一時間遇到了從中國南方往西南遷徙的華人在馬來亞交會。書中比較在同時期1870~1920,這段期間,其實也有大量的英國與歐洲人遷移到美國與澳洲,不過印度人橫越孟加拉灣的人數更多,只不過,大西洋兩岸的移民,大多數都留在美澳,而孟加拉灣的遷移,不管是印度人還是華人,後來很多都回到原來的國家,能留下的並不多。
為何會這樣,這涉及到,美澳當時幾乎無主的土地,當地的原住民人數相對稀少,且沒有建立政治體制,因此等於是被英國移民併吞領。緬甸與馬來亞在1920年經歷世界經濟大蕭條,汽車業的蕭條連帶橡膠的需求量降低,當地人把箭頭指向印度人與華人,爆發排外風潮。
第二次則是在二戰結束之後,印度、緬甸與馬來西亞等國的民族國家的獨立運動,就要界定誰是公民?此時,母國印度的獨立運動者,對於在海外的印度人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他們不是印度人且不應回國,使得海外印度人遭到所在地國與母國的雙方排斥的兩難尷尬地位。東南亞華人也有相類似的處境,這個種族衝突問題其實一直殘留到現在,都尚未解決。
一般人對於向東橫越孟加拉灣而來停留在東南亞的印度人,是極度陌生的,而這群橫渡孟加拉灣的印度人在東南亞各國,與華人、當地人之間的衝突與融合,不管是在政治上、文化、社會、宗教、婚姻等等層面,都有詳細的描述,要了解東南亞,這本書補充了另一種印度的觀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