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經濟發展,是外生的,是移植的,從來不是為了解決自身需求所發展的的產業模式,不是從這塊土地原生長出來的產業經濟模式,是以滿足他人需求的代工業所發展。因此台灣的企業家,完全沒有也沒有需要接觸到消費者,因為都是國外買主下訂單的買家,指定規格。台灣製造業的發展,從過去的電子業到現在的半導體業,即使是傳統產業:工具機、汽機車零件等,都是外生的。台灣必須發展以解決台灣自己生活所需,所面對之特有難題,而自發產生的「原生經濟」,這樣的原生產業才是在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
觀察台灣二戰後經濟成長的動力可以發現,是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台灣二戰後的工業化,憑藉著有品質、相對低廉、馴服且年輕的人力,進口原物料進行加工出口,生產出有競爭力終端民生消費品,考察台灣的 「貿易依存度」(進出口總值/GDP)可發現,自1980年代起就一直維持在90%~100%之間,2010年達到史上最高的140%,近幾年則在110%附近徘徊,而其中「出口依存度」約57%,遠遠高於日本14%、中國18%、韓國37%、歐盟13%、美國8%,由此可見,台灣的經濟是高度依賴出口的動能來驅動。
1970年代起的所為台灣經濟奇蹟,是由台灣加工出口區的紡織品、家電產品在「台灣接單、本地生產、出口美國」的全球消費需求所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只不過產品變成半導體、資通訊電子產品,然後變成「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模式。因此,台灣過去的產業技術創新,多是在爭取訂單買主的需求上,在製程當中尋求的技術創新,以提高爭取訂單的籌碼,是一種與本土的生活經驗、環境生態毫無相關的外生性因素所驅動。經濟如果要有競爭力,那必定是由本土經驗醞釀茁壯出來內生性的技術創新所推動的經濟發展模式。
經濟學者吳啟禎在鑽研考察丹麥的風機產業、養豬沼氣發電等技術創新之後,認為由社區、合作組織、NGO等在地性組織,為了社會需求,而非追求利潤所發展出來的草根性創新的重要。他更認為,台灣的經濟政策要啟動「轉型正義」工程,過去威權時代所發展的所謂「經濟奇蹟」必須重新檢視,要去除「發展主義」與「獨尊科技產業」的迷思,非以國家砸錢、補助大企業的旗艦型產業研發,要以從解決本地社會需求出發的團結經濟下,讓既有之在地技術組織進行跨產業的橫向串聯,方能激發驅動下一波創新經濟的出現。
在台灣民眾一面倒推崇加工出口終極結晶的台積電為護國神山之際,起動台灣經濟發展策略的轉型正義工程,毋寧是ㄧ個吃力不討好的道路,不過,「原生經濟」這個概念的推動與挖掘,就從此開始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