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長跑風氣有逐漸興盛的氣象,很令人振奮。大大小小各種路跑賽幾乎每個月都有人在辦,有很多由民間俱樂部自力舉辦的地方型賽事,更有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舉辦的大型國際賽會,參賽人數也有逐年成長。而全台各地紛紛成立的路跑俱樂部,成員越聚越多,一有大型馬拉松賽會,各俱樂部就好像是廟會陣頭去卦香一樣,齊聚逗熱鬧。

 

這種長跑風氣蓬勃發展的現象,很多人一定感到很高興,當然政府官員最高興了,因為從鳴槍起跑時的萬頭鑽動的盛況,向上級大老闆交待時,就很有面子,說話就可以很大聲。但是,我國的長跑實力,有因為這些萬人起跑的盛況,有更提升嗎?長期默默把運動生命押在長跑上面的長跑選手,有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嗎?

 

很可惜的,我的觀察是:沒有!

台灣馬拉松第一好手 : 林義傑 ?

如果有人做民調,誰是台灣馬拉松第一好手?我看有八成的人會回答:林義傑。如果再追問第二把好手?那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陳彥博。我無意貶低,這兩個人的冒險精神,但是,當一個社會普遍漠視甚至忽略一些真正埋頭苦練、犧牲最寶貴青春的選手,沒有給予他們最起碼的尊重與重視的話,那這就是我必須要批判的。

 

很不幸地,台灣的田徑選手,大概是所有運動選手當中,最沒有得到相對等社會注目的一群人。相對來說,棒球、籃球職業選手絕對是獲得最多社會資源,偏偏這兩種運動都必須有某種天生的天賦、體能或體格,也就是有許多是天生好手在其中,這些職業選手,經常終日風花雪月,甚至花天酒地,比賽臨場也可以有驚人之舉。據傳某旅日職棒投手,在代表國家隊參加國際大賽,曾在賽前通宵打麻將,隔天上場居然也嚇嚇叫投了幾局,但是他最後在國內涉賭,下場很慘。

 

為何某些職棒職籃選手可以仗著天賦異稟,成了明星,生活糜爛不潔身自愛的一大堆,簡單的說,這些明星球類運動,相對田徑而言,先天體型與技巧佔了很大的部分,籃球大帝喬丹的協調性、彈性、體格等等,根本是上帝賦予他的恩典,而職棒投手的犀利球路,也是某種無法靠一天投一萬球的苦練,就能投出的不為人知的密技。


最純粹的運動---跑步


曾經有位田徑界的達人告訴我,田徑,特別是徑賽,是一種最純粹、單純的運動,跑步人人都會,跑步看起來,也不需要某些高超花俏、炫目的技巧,也因此,看小學生運動會賽跑,都會熱血賁張。試想,如果是看一群業餘的國小學生打籃球,傳球失誤連連、投籃屢投不進,整場比賽兩隊分數加起來不到三十分,除非有你的兒子在打,不然當然是回家去看
NBA的灌籃才過癮。

 

但是,只靠兩隻腳跑的徑賽,只要同等級選手競爭,雖然比賽成績不怎麼樣,但是比賽過程的精彩度,還是可以經營製造的出來,例如:某國小運動會的兩百公尺比賽,一位六年級與一位五年級的競爭,是否打破該校高懸十年的紀錄?只要事前宣傳得宜,也能成為全校學生家長的目光。

 

至於田徑項目當中,最艱困的馬拉松,選手投入的心血與練習時,不為人知的痛苦,實在沒有得到台灣這個社會最起碼的重視,而整個馬拉松運動的發展,也逐步遠離「競技化」,而走向注重個人修身養性的「太極拳化」。

 
「馬拉松實力指數」從 3.07%  下降到0.99% 

數字會說話,經由筆者自行從各相關網站,進行的跨國比較統計分析,發現:台灣的馬拉松運動正逐漸走向「太極拳化」的危機。也就是,馬拉松逐漸走向跟太極拳一樣,一種個人養生運動,而不是一種競技項目。而這是誰要負最大的責任? 

我們如果把「三小時內完賽者」佔「大會規定時限:五個半小時內完賽者」的比例,當作一種衡量各國馬拉松水準的指標的話,姑且稱為「馬拉松實力指數」。

以台灣最多人參加的台北馬拉松為例,從表一中可看出,從
2005 年本地選手共有38 人(A)在三小時內完成,而五個半小時內完賽的選手共有1594人(B),
「馬拉松實力指數」A/B%為3.07%,但是這個比例幾乎是逐年遞減,到了 2011年下降到0.99%



表一、台北馬拉松歷年完跑人數表

 

三小時內(A)

五小時半內(B)

A/B%

2005

49

1594

3.07%

2006

42

1883

2.23%

2007

36

1804

1.98%

2008

39

2199

1.77%

2009

58

2795

2.07%

2010

46

3439

1.33%

       
       
       
       

2011

41

4101

0.99%

:人數均為國內外男女選手加總。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網站。http://www.sportsnet.org.tw/score.php


也就是說,台灣參與馬拉松人數雖然大幅增加,20052011年,這七年的期間內,台北馬拉松全馬組在五個半小時的大會規定時限內完賽的人數從1594人增加到了4101人,但是三小時之內完賽的競技級選手,並沒有隨之增加。也就是說,馬拉松風氣的普及化,並沒有提升或刺激台灣馬拉松選手的成績,這實在是令人遺憾。


反觀,其他國家的馬拉松,就以紐約馬拉松為例,在表二中可看出
在2005年在三小時內完賽者有584人 ,當年在五個半小時內完賽者人數高達30468「馬拉松實力指數」為1.91% 。到了2009年 ,該實力指數已經上升到2.44%  

 


表二 紐約馬拉松歷年完跑人數表

 

三小時內(A)

五小時半內(B)

A/B

2005

584

30468

1.91%

2006

885

33799

2.61%

2007

794

34177

2.32%

2008

992

33814

2.93%

2009

954

38975

2.44%

資料來源: The ING NYC Marathon Results Archive (1970-2009)

 http://www.ingnycmarathon.org/Results.htm

:上述統計均包含外國選手。


如果你認為紐約馬拉松是全世界水準最高的賽事
,各國好手都擠破頭去參加比賽,因此不能與台北馬拉松類比,那我們就來看看全民參與程度比較高的日本東京馬拉松  。由表三可看出東京馬拉松的「馬拉松實力指數」,近年來雖有降低,但一直維持在2%之上,而由於統計資料的限制,只能以六小時內完跑人數統計,因此這個數字是被低估的,但還是高於台灣,由此可見台灣的馬拉松平均實力,實在差很遠

 

表三  東京馬拉松歷年完跑人數表

 

三小時內(A)

六小時內(B)

A/B%

2007

495

22549

2.19%

2008

7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