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若勞工運動組織追究「誰該承擔責任」,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以「製造」為核心能力的台商,可能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情勢可能是「別人吃香喝辣,台灣埋單」,微笑曲線兩端的外國企業坐收高利潤,處於中間低窪製造地位的台商,必須一肩承擔生產基地的環保與勞工問題。

這是也是我觀察到台灣企業作為全球代工最大業者的宿命,連這種風險都要承擔.台灣這種代工的產業本質,在今天中國時報刊登由中正大學劉昌德助理教授所寫的--棒球李安與依附,一文當中,也同時點出台灣除了在製造業是代工之外,在文化產業的勞動國際分工上也是如此.

【2006-03-07 經濟日報 企管副刊 蔡翼擎 】全球化推動繁榮也拉大差距,更加劇資源耗損、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等問題,形成各國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上的空前挑戰,以致要求企業分擔社會責任的全球運動日益激烈;這壓力已迫使全球企業正視:承擔社會責任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公益活動,而是日益迫切且攸關獲利的經營管理課題。

今年初在香港串聯的全球勞工運動中,南韓勞工組織的跪拜行進活動,感動了原本畏懼勞工運動的香港民眾,也引起全球輿論的重視。台灣的勞資雙方向來都是比較沉默的一群,雖有關心但少有行動,而今面對全球勃興的勞工運動及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恐怕已難置身事外。

         全球化趨勢難擋

        政府單位及勞工專家學者早有警覺:如果台灣企業不跟上承擔社會責任的大趨勢,以後要跨海投資或買賣或許會有困難,但許多企業經營管理者卻不見得體會得到此一課題的嚴重性及迫切性。企業的惰性其來有自,因為多數企業認為「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全球化引起的勞工抗爭首當其衝的是工業先進國,就讓他們去解決吧!

        但經濟部提出的統計數字,足以讓這些心存觀望的企業警惕。日前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編印的《責任與利潤》新書發表會上,經濟部投資業務處處長歐嘉瑞指出,我們在全球市場涉入之深、影響力之大,可能遠超過自己的定位。

        「全球都看得到台商打拚的身影,」他說,我國目前是亞洲地區第三大外國直接投資(FDI)來源國,僅次於日本及香港,台商在全球所創造的就業人口,已超越台灣本土的就業人口,因此,台灣對亞洲地區和全球經濟、社會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也應分擔相當的責任。

         勞資問題超敏感

        以全球勞工運動來說,由於跨國企業多數母國在工業先進國,勞工運動串聯抗爭的對象,多屬工業先進國為主的全球經濟或政治組織;但單一地區或產業遭遇的勞工抗爭,台灣並不低於其他國家,這在台灣本土或台商對外投資的地主國皆然。

        全球牛仔休閒成衣及牛仔休閒布生產大廠年興紡織,就是一個例子。紡織業是台灣及亞洲歷史悠久、勞力也較密集的產業,在勞工意識日漸抬頭下,勞工問題成為紡織業者相當敏感的管理課題,一處理不好便易衍生為勞資衝突,甚至爆發為工會抗爭。年興紡織也曾遭遇程度不等的勞工問題,在衝突與溝通中一路學習與成長,才到達今日「已能將社會責任轉化為利潤」的境界。

        事實上,若勞工運動組織追究「誰該承擔責任」,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中以「製造」為核心能力的台商,可能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情勢可能是「別人吃香喝辣,台灣埋單」,微笑曲線兩端的外國企業坐收高利潤,處於中間低窪製造地位的台商,必須一肩承擔生產基地的環保與勞工問題。

        年興紡織協理韓佳良指出,台灣企業目前朝兩大營運模式發展,一是在國際市場努力自創品牌,一是勞力密集的製造或代工,後者仍占經濟結構大部分。他認為,勞工問題是製造業維持跨國公司治理最難、也最重要的問題。

         因地制宜定策略

        韓佳良以「勞資關係之間有很高的牆,而中間那道門從未被打開」,形容跨國製造業者與外國勞工溝通的困難。勞資雙方先天存在的衝突潛勢,加上文化與民族性的隔閡,往往使簡單的公司治理問題變得異常複雜。以年興紡織的經驗來說,同理心與開放的態度,是打開這道門、良性發展勞資關係的第一把鑰匙。

        他舉例,年興的一家海外廠,每遇大雨,員工缺席率便大增,而且缺席員工都沒有打電話請假,讓主管相當困擾;後來才瞭解,當地一下大雨便氾濫成災,員工根本沒辦法到工,加上電話不普遍,因此無法寄望員工遵守臨時請假的規則。

        除了同理心,因地制宜彈性管理,年興紡織三、四年前還透過勞委會,主動與國際勞工組織建立接觸的管道,並隨時歡迎勞工團體參觀海外各廠,讓公司的工作環境及勞工福利相關資訊完全透明化。

        聚陽實業副總經理羅志一指出,勞工是企業的重要「利益關係人」,衝擊勞工終將回頭打擊企業經營;相反的,經營管理者把勞工當成利害攸關的夥伴,勞資間不但不會有問題,員工還會成為企業的守護人。他舉例,該公司國外廠曾有工會幹部散布不利公司的謠言,員工絲毫不為所動,反而出面制止。

        勞力密集的製造業常須面對落後惡劣的環境,要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協助當地員工克服貧窮,才能建立堅實的勞資關係、長久經營。

         弱勢團體待協助

        去年年底,在經濟部主辦的企業責任研討會上,與會國際勞工組織代表即曾明確表示,「基本上國際勞工組織並不反對全球化,弱勢團體被忽視才是我們反對的原因。」

        全球化企業跨國擴展並未妥善保護員工權益,國際勞工代表表示,這樣的全球化只會有更多競爭、貧富差距更加拉大;以區域經濟的角度來看,弱勢區域也永遠翻不了身。他們指出,貿易自由化後,愈來愈多產品進入非洲市場,沒有人關心非洲人民如何生產產品、有沒有生產能力。國際勞工組織的訴求是:光是尊重勞工是不夠的,要給弱勢團體知識,協助他們趕上,給他們知識與能力。

        人力資源學者李誠指出,企業大都已體認社會責任的重要,善盡社會責任才可追求企業永續發展。就像以前企業把人力當作成本,如今已是落伍的觀念,社會責任也不應當作成本,而是企業的投資,得到的是組織資本,這是管理學的新觀念。

        他強調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猶如挖井,此種組織資本所轉化創造的利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從歷史眼光來看,近代才由國際勞工翻身成國際雇主的台灣企業,應更能接受此種先進觀點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生散人 的頭像
    天生散人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