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對很多人來說,是高級住宅區或據異國風味商圈的代名詞,但是對我而言,則是青春童年的回憶,其中充滿了田野探險、異國新鮮、童伴的玩趣。而這個回憶好像一場夢,因為一切都在台美斷交、美軍撤台之際,一瞬間消失,其僅存的房舍遺跡也逐漸湮滅。而在忠誠路開通之後,天母更正式走向都會商圈之路,寧靜小鎮的氣氛,逐漸蛻變。

李清志的下列文章,激起了我的一些童年回憶,我特地把他完整貼出來,但是由於他本身就住在眷區當中,幾乎是美軍軍眷的一份子,而我卻是住在眷區旁邊台灣鄉下小孩,因此他的觀點是處於核心,而我則是處於邊緣,應該有很大差異。

誠如李文當中所寫的,台灣對於那段歷史記憶幾乎是空白的,而台灣也沒有人將那段期間各種角度的口述歷史、回憶、文件和遺跡,進行系統性的整理。因此,我決定要開個「美軍台灣」的專題,最起碼先將我個人的童年體驗整理出來,拋磚引玉。

 

 

2006.01.09  中國時報

文化藝言堂 童年美軍眷區憶往 充滿雷諾瓦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傳出陽明山山仔后美軍眷區台灣銀行租約今年6月到期,百來棟眷舍的前途有待探討,讓我想起「童年」美軍眷區的一些回憶。

    昔日家父於美國學校擔任生物教師,喜愛美式寬廣庭園住家,在我念小學那年,舉家搬至天母;不知不覺間在天母已住30年,這幾年這裡高樓豪宅林立,連鎖百貨進駐,人口密度急遽升高,昔日天母種種只能浮現腦海。

    每當陽光普照之際,我總想起小時候天母充滿陽光、綠地、樹木及小房子,那種十分幸福的情緒;揉和著母親午后製作手工餅乾的香味,就類似雷諾瓦畫作般的溫馨印象派風格。

    天母美軍眷區建築普遍以兩種型態呈現,一是紅瓦石頭牆平房,另一是黑瓦木板牆為主,木板牆塗上明亮的白色或淡綠色漆,前者多為私人所有,後者產權則多為台銀所屬,但也多租給當時協防台灣的美軍眷屬。我剛搬到這裡時對天母建築及生活方式充滿好奇與興致,那時鄰居住的都是外國人,門口都用大理石刻著John、Tom等戶長姓名、Mandy、Many等妻子名字及小孩子全家之名,可說門口一站,就一家人瞭如指掌,這在今天治安敗壞時代,簡直不可思議!

    更有趣的是,天母地區住家通常留有5、60坪,甚至上百坪的綠地庭院,老美的庭院除周圍植樹外,都喜歡寬敞的綠地草坪,庭院間只有矮籬分隔或甚至無任何區隔,草皮可無限延伸,形成寬廣的視覺感受。事實上,庭院草皮也容許鄰里小孩與小狗的任意穿越奔跑,為所有孩童創造了無憂無慮的天母童年記憶。

    不過愉悅的綠地經驗,卻是許多心血的結晶,綠油油草地須花費許多心力照料修剪與整理,因此這裡有種奇特的園丁行業,被稱為「野伯」(Yard boy),他們騎著老舊堅固鐵馬,載著手推式除草機、掃葉耙、加上一瓶解渴的白開水,就可走遍各家為住家草皮做每周一次的修剪整理服務。

    除庭園草地外,天母住宅最大的特色就是每家都配備壁爐與煙囪,壁爐設計當然是配合美國人住宅的傳統,相對於現今住家以電視為家庭中心的配置,過去歐美住宅幾乎都以壁爐作為住家的中心。住在有壁爐的天母住宅中,不知不覺中家庭生活也開始受到壁爐的影響。

    房子的壁爐並非只是裝飾,在冬天寒流來時,還真可發揮作用,溫暖的壁爐柴火因此成為冬日家人聚集的中心。為提供住家的壁爐燃材,山腰地區每到11月就會出現一位樵夫,光著膀子高舉斧頭劈砍著木頭,然後將大小適中的木材集中販賣;有趣的是,天母住家庭院也多有間小型的柴房兼倉庫,用來囤積木料。

    因社區遼闊,許多山坡上住家,山路蜿蜒崎嶇交通十分不便,想搭公車須走上一段路到大街才行,還好當年天母存留許多美國小鎮的好傳統,搭便車風氣十分盛行,走在山路只要拇指豎起,就有老美會停車載你一程。這些美軍顧問團的家眷來到台灣,美軍也為他們運來自用車,這些美國大車多為中古車,因此十分需要車廠的保養與修理,當年在這裡就有許多修車廠,其中位於天母一路(今中山北路七段)上的友聯車行與喬斯車行是當時最有名的修車廠,他們用台灣黑手精神修遍各式美國大車,實在很了不起!

    友聯車行老闆修車之餘還開了一家賣生啤酒的餐廳,大受美國朋友的歡迎,同時也創造了天母啤酒屋的新風潮。(上篇)

2006.01.10  中國時報

文化藝言堂 美軍眷區見證冷戰 也是台灣異人館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美軍撤台後,這些早年美軍宿舍開始改建成高層公寓,使天母逐漸失去開闊舒暢的空間感;而台銀所興建的白木屋洋房,也逐漸荒廢頹傾,在荒煙蔓草間,顯得十分淒涼。

    木屋本來就容易蛀蝕腐爛,加上缺乏整修,整個天母地區這類的白木屋,幾乎只剩下往天母公園路上,天玉街口的一棟老白屋,但是在公家單位大舉標售國有土地之際,天母最後的美軍眷區建築也就在華麗的豪宅樣品屋大興土木之際,消失的無影無蹤。我的天母童年記憶有如「蘋果的滋味」的新異版,但隨著這些年的改變,記憶中的天母逐漸模糊失焦。

    反觀日本人把神戶、長崎、橫濱等過去外國人居留地的洋人住宅,稱作是「異人館」。他們刻意將這些建築保存整修,作為都市歷史的重要見證,如今也成為各個都市重要的觀光、文化資產。天母的老白屋與陽明山的美軍眷區建築,不僅是台北的「異人館」,同時也是台灣地區經歷冷戰時期重要的見證。

    放眼世界各地,一座國際化都市受歡迎的原因,不僅是其現代化的硬體建設,也因其多元歷史文化的內涵。當年誰會知道戒嚴時期警衛森嚴的士林官邸,今天竟成許多觀光客來台北遊覽必定要去的觀光景點;誰又會知道昔日中山北路美國領事館建築在保留利用下,竟也成為台北市區最時髦又富歷史意義,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文化藝術空間之一。

    面對陽明山美軍眷舍前途未卜之際,我認為類似台灣銀行這樣的公家機構,不應只是唯利是圖地著眼於房地產炒作之利益,反應該要比民間更具有都市文化的遠見,好好地保留並整修台灣僅存的完整美軍眷舍社區,作為公共藝廊、咖啡座或文史展示空間,為冷戰時期美軍在台灣的建築發展留下活生生的見證,同時也將更加豐富台北市的文化樣式。(下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生散人 的頭像
    天生散人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