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G1570.JPG

目前就讀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的林凱衡,他專精台灣建教合作的歷史發展,對於台灣製造業技術的形成有深的專研,凱衡也是我社運上的好夥伴,過去長期參與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不遺餘力,兩年前,我找他去小叔在雙連的工作場所兼住家,進行了一場訪談。以下是他的訪談文字記錄。之後我也去拍了一些小叔的黑白工作照,希望能為他終身付出的職業留下一些紀錄。

-----------------------------------------------------------------------------------

20191112 張子龍先生訪談筆記

今天上午9點左右,烽益大哥帶我介紹他的叔叔張子龍認識,以下的描述會根據內容來分類,不完全只依照訪談內容的順序。張子龍大哥是一名焊接師傅,他說他開始學焊接,是在雙連國小畢業後,本來他有考上初中,但是他比較想做點別的,就去找焊接師傅學焊接,本來焊接師傅還覺得已經有太多徒弟不想收人,但經過當地的人脈牽線,雙連基督教長老教會吳德發的牽線,師傅終於肯收張大哥當徒弟,學氣焊與電焊(當時還沒有氬焊),本來張大哥的爸爸還要師傅不要給錢,想說只是讓張大哥體驗一下做焊接的辛苦就會回來念書,但張大哥焊接一學也是一年多才回來念書。

 

張大哥說他學的時候特別有天份,沒有被師傅罵過,白天做,晚上在補校上課,到178歲已經可以管理焊接廠,當時他的老闆也有投資很多生意,除了焊接以外甚至包括表店、酒家、塑膠模具等等。當時他已經想出來自己做,但是老闆沒有答應,也有幫他調薪,從4800一口氣調到8000,其中4800800還已經是私底下給的。老闆也請他考慮3個月,因為老闆已經準備要移民美國,說廠準備要給他了,不過最後張大哥還是決定自己出來開業,開業的時間是民國641020日,叫做錦隆熔接工作所,張大哥表示只有他開業後因為感念老闆與老闆娘的照顧,還和原本老闆保持良好關係,其他老闆以前的學徒在學習期間就有在外面偷接生意,之後出來開業就沒有聯繫。

 

接著我問起學徒大概要做多久?待遇如何?也順便問起坊間常常講學徒學習三年四個月的意思。他說他聽過比他在早一點時候,應該是現在80歲這一代的人,經歷過三年四個月的學徒制,三年四個月裡的三年,意思是這段時間是學功夫沒有薪水的,師傅供應的就是吃飯、一年買一套衣服,或是剪頭髮這些支出。三年結束後的四個月有開始領薪水,同時也讓學徒思考到底是要留下來在師傅這裡做事,還是出去開業。三年四個月的訓練期同時也是一個訓練肯定的名聲,出來開業如果沒有經歷過三年四個月的訓練,那麼能力是不被肯定的。

RIMG1535.JPG

張大哥說開業後他自己也有訓練學徒,大概廠裡也有78人,他的學徒做最久的有14年,另外有3個都做8年多,這4位後來都有出來自己開業,不少都是從15歲開始做,做34年服兵役後再回來,也有幾位是服兵役後沒有回來的,張大哥說這些訓練期比較短的,功夫就比較不到位,也沒有出去自己開業。張大哥說他自己做學徒的時候就已經有領薪水,他的學徒也都有領固定的薪水,也有加班費,學徒出去開業他甚至也有給紅包。問起計件制,他說他的廠因為生意來源穩定,所以沒有計件制。再問到這些學徒的學歷,大概都是國小到國中畢業,很少有高中職畢業來的,有來的也做不久。後來直到民國80年代開始,學徒來源才明顯慢慢變少。

 

張大哥的焊接業過去都在做怎樣的生意呢?他說大概各式各樣都有,甚至也有鑄造。而在訪談期間,其中有另外一位師傅來請他焊接類似輪軸()的料件,張大哥說這位師傅是車床師傅,我跟這位車床師傅再多問幾句,車床師傅說他只念到小學,很晚50幾歲才自己開業,沒甚麼成就,他在修的是汽車零件,就是維修廠遇到零件問題再丟出來給他修。另一位客戶則是開卡車跟張大哥收貨,張大哥把一箱一箱焊接好的料件拿給客戶。

RIMG1558.JPG

在訪談過程我也問起張大哥的技術和手藝,本來問他有沒有甚麼口訣,他說眼睛要亮、手要快、腦筋要靈活。後來進一步多問焊接的材料與溫度,才問到一些技術知識,例如說材料的好壞,或是焊接材料的難易程度,是鐵<<鋁或銀,但是焊接溫度的話,是鐵最高溫要1200度,銅則是800度,銀則大概400度。我又問說這個溫度是怎麼知道的,為什麼要用這個溫度焊?他說這是經驗,他也說現在的工廠都有更精準的溫度數字來加工。我也問說他為什麼不去工廠做?或是為何沒有把工廠升級?他說一方面他在當學徒的時候不想要跟老闆翻臉,後來做了一陣子因為學徒少了,所以也沒有要再繼續擴大事業。然後問到張大哥後來怎麼學氬焊的,他說一方面是知道這個可以做得更好,然後再買機器以後,有師傅來教,有經驗下師傅教其實學很快。

 

另外一個有趣的是,我們聊天竟然發現張大哥參加過「第二屆全國技能競賽」!他說這個比賽是因為加入了五金工會,老闆推薦他去,當時比賽地點在泰山職業訓練中心,開幕閉幕則是在中山堂,在外面住了一個禮拜,他說他雖然比不上台船的師傅,但也得到成績優良的獎狀,比賽結束後台船甚至來問他要不要去那裏工作,不過也是因為感念老闆栽培,所以拒絕了台船的工作缺。後來提到證照他也說他一直有想考證照,到現在都還是,也有問過要怎麼考,術科一定沒問題,只是後來沒有去準備學科的考試。

 

張大哥也提起雙連這一帶,他說承德路以前是有名的打鐵街,只有兩條小巷弄,後來工廠遷出去之後,才有所謂的承德路,以前的圓環就是打鐵街的工人吃飯的地方。後來工廠隨著都市發展不斷地遷出去,到三重、二重埔,再到新莊蘆洲一帶。

 

全國技能競賽的獎狀與選手證

技能檢定.jpg

 

舊型的電焊機,目前已經沒有在使用

焊接.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