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的簽訂,石化業一直是高分貝的要求盡速簽訂,不管是石化業者還是政府官員紛紛高調表示,由於中國與東協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於2010年開始生效,如果不盡速簽訂ECFA,臺灣將被邊緣化,石化業將全盤崩潰,數十萬人將會失業。
但是,這極可能只是政府官員與極少數專攻外銷的石化業財團之間的雙簧戲碼,臺灣石化業並不會因為簽訂ECFA而產生石破天驚的衝擊。目前中國的石化產業欠缺上游原料,極度依賴進口,而ECFA簽訂之後,臺灣的上游廠如果大舉前往中國設廠,將連鎖引發臺灣既有中下游廠隨之外移,長期而言,整個石化產業將從臺灣連根拔起。
因此簽訂ECFA,確實某種程度有利於石化業,但真相是:「一家烤肉萬家香」,少數石化上游業者得利,其他石化中下游以及其他產業只能聞香而已。由於石化業資本密集以及設廠門檻們極高的條件,使得少數得利業者,並不會新增勞工就業機會。但是卻導致因為簽定ECFA後的關稅降低,而讓許多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跟著一起陪葬而倒閉。這種以少數人利益為藉口,而犧牲國內產業與就業市場,甚至危害國家主權的作為,政府必須立即懸崖勒馬,人民也必須擦亮眼睛。
臺灣石化產業的概況
臺灣過去四十年來,政府對於石化工業的發展,投入相當大的資源,例如十大建設、十四項建設中,都可以看出政府積極發展石化業的策略,而塑膠、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三大主要石化產品的外銷,也確實帶來龐大的外匯收入,對臺灣的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
臺灣石化產業的發展是由下游向上游發展的模式,先有民間的下游石化產品加工業,之後再自國外進口石化基本原料,由國內製造石化加工原料而形成中游產業,最後再由國營的中油公司興建輕油裂解工廠,提供石化基本原料,形成上游體系,等於是國家帶頭,以國營的中油公司提供低廉原料給民營中下游業者的產業競爭模式。另外,臺灣石化業的產能一直是生產過剩,因此尋求出口市場就成了石化業的當務之急,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內需大增,臺灣石化產品有64%外銷中國,使得中國已經成為臺灣石化業的最大出口市場,臺灣也淪為中國的離島石化工業區。
臺灣石化產業分佈大多集中於南部的高雄地區,由於高雄有高雄港,再加上腹地廣大,以及日本時代留下的中油高雄煉油廠等因素,所以主要的石化業上、中游石化原料工廠,也多設在高雄左營的高雄煉油廠內,或鄰近的林園、仁武、大社工業區內,以降低運輸成本,因此大高雄地區可說是臺灣的石化重鎮。
ECFA與石化業
石化業是作為政府鼓吹簽訂ECFA的最重要樣板,官方大力宣傳,認為一旦簽訂ECFA,受益最大的就是石化業。從2009年初的ECFA文宣戰開始,第一炮就語帶威脅的指出:「臺灣石化相關產業產值高達新台幣4兆元,提供50萬人次的就業機會,但目前利潤僅剩5%,如果2015年東協十加三之後,各國相互零關稅,屆時臺灣石化業一定會被邊緣化,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抵擋不過東南亞的競爭而遭到市場淘汰。」
這種把關稅視為產品競爭決定性因素的說法,非常值得商榷。因為商品的競爭,除了進出口關稅外,尚有商品品質、市場定位、上下游生產與供應鏈的配合等因素。東協加三所形成區域貿易自由區的關稅下降,對臺灣石化業產值與就業勞工是否有如此重大衝擊,實在必須細細檢驗。
五十萬人失業的騙局
首先,石化業者宣稱,如果不簽ECFA,石化業的4兆產值會大受影響,將有50萬人因而失業。這個說法是真是假?就員工人數而言,根據勞委會「2008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指出,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的員工人數為12970人、化學材料製造業60066人、化學製品製造業46607人,總計約為12萬人。可見官方的50萬人的誇大說法,是將下游加工的塑膠、紡織等相關產業也一股腦全數納入的誇大數字,以此欺騙社會大眾,誇大對社會的衝擊。
更何況,石化業是個資本密集的產業,也就是增加投資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是相當有限,單以台塑、中油這兩家最上游業者來看,中油員工人數約為14754人,台塑石化員工人數則是3964人,由於中油幾乎是完全內銷導向生產,因此不太受ECFA影響,但台塑則是外銷導向,簽訂ECFA後,對其出口中國確有利多,即使台塑出口中國成長,也不會增加太多工作機會,這對臺灣人民生計有多少助益,頗值得商榷。
東協與中國(東協加一)零關稅的謊話
經濟部說法是,中國是我石化、機械最大出口市場,而2010年起中國與東協彼此間大部份貨品進口關稅稅率將降至零,而我國石化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卻要被課5.5%到9%的高關稅,屆時我國石化業者若出口到中國,將無法與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產品競爭。
但事實上,卻是中國與東協在2002年簽訂架構協定後,並在2004年針對雙方商品達成貿易協議;其中,石化業是被雙方列為高度敏感產業。中國與東協在談判過程中,為降低衝擊,將雙方的降稅產品分為「正常產品」和「敏感產品」兩大類。
其中「正常產品」最終必須達到零關稅,但是「敏感產品」則不需達到零關稅。其中正常產品又分為兩類:「一軌正常產品」,至2010 年1 月1 日達到零關稅。「二軌正常產品」在將關稅削減到5%之後,可以在更長的時間內繼續保持5%的稅率,但協議中規定雙方各將對不超過150 個產品列為「二軌正常產品」。至於「敏感產品」非但不必將關稅降到零,關稅要到2015年才調降,且僅降為一半。
這是因為東協各國經濟體質差異性很大,中國能如此快速與東協各國完成協定,主要是東協各國依然將該國競爭性產業列為敏感性產品,在談判當中完全排除,如此才能完成協議。因此經濟部宣稱2010年後零關稅的說法,根本是誇大其詞,故意恐嚇自己人。
如果依照2008年臺灣塑化產品出口中國大陸(含香港)受關稅影響最大的12 項產品依序為ABS、PTA、EG、PP、PS、PE、PVC、EVA、SM、PX、DOP、BPA來看,根據東協和中國的協定,以上12 項產品中,PX、BPA、DOP、EVA為「一軌正常品」,ABS、PS、PP、PVC、PTA 為「二軌正常產品」,PE、EG、SM為「敏感性產品」,因歸類不同,降稅期程各有不同。
影響四兆元產值?還是影響台塑?
經濟部宣稱臺灣石化業一年的產值有4兆元,如果不簽訂ECFA,將受嚴重衝擊。但是事實上經濟部是把礦產品、化學品、塑膠及其製品、橡膠及其製品、紡織品、鞋帽雨傘、玩具等泛石化等相關產業都包含進去。而這4兆產值當中,中油及台塑集團就佔9500億元及8700億元,兩家公司合計1兆8200億元,其中中油產品大多是內銷,出口僅有25%,因此衝擊不大,不過整個台塑集團的產品大多為出口,其比重為55%,其最大的出口市場更是中國,因此不簽ECFA顯然對台塑集團的衝擊甚大。
台塑集團之下所轄的事業,無論是台化、南亞、台塑等公司所生產的塑化產品,還是台塑石化所生產的汽柴油,其最主要的出口市場都是中國。因此經濟部宣稱不簽訂ECFA對臺灣石化業的衝擊,充其量是對台塑衝擊最大。台塑預估,只要ECFA一簽訂,由於關稅減免,台塑集團將馬上獲利100~150億元。
根據統計,2008 年臺灣出口至中國的石化產品總金額高達6744 億新台幣,中國市場佔了臺灣石化產品出口總額的64%,是各類產品出口的首位,這顯示我國的石化產品極度依賴出口中國。而中國與東協簽定自由貿易協定後,對臺灣各塑化廠衝擊,以台塑集團影響最大,主要是因為台化、南亞、台塑產品大量銷往大陸,以台化主力產品PTA為例,其外銷量超過八成銷往大陸。但PTA也被東協與中國列為「二軌正常產品」,關稅停留在5%,因此衝擊不大。
另外,臺灣的石化產品生產一直是生產過剩,以汽柴油為例,台塑就積極尋找油品外銷的海外市場。根據臺灣中油公司200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在汽油及柴油的國內油品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71.8%、81.0%。對照台塑石化公司此二項油品的出口比例,2007年各為50.8%及87.8%。而根據2006年的資料,臺灣中油公司與台塑石化公司的油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各為74%與26%。
由此可知,台塑石化生產出來的汽柴油絕大多數都是外銷出口,以2007年為例,台塑石化有50.8%的汽油外銷,87.8%的柴油外銷,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柴油產量出口到中國,2008年佔中國柴油進口量的40%。而台塑石化2007年將三分之一的柴油產量出口到中國,2008年佔中國柴油進口量的40%,但在中國兩家國營石油公司的產能與品質提升後,中國近年逐漸取消對台塑的購油訂單,使得台塑汽柴油的出口市場,更形緊迫。再加上,中國與東協形成自由貿易區,互降關稅後,台塑石油出口中國,將面對東南亞石油輸出國的嚴峻威脅,無怪乎台塑對於臺灣是否與中國簽訂ECFA如此在意。
因此,ECFA確實某種程度有利於石化業,但絕不是所有的石化業者,最主要的獲利業者,其實只有上游的台塑石化集團,而同樣是石化業上游的中油公司,則受益非常有限。及使是台塑集團獲利,出口量大增,但是也因為石化業資本密集的特性,以及以當前台灣環保標準的要求,日益提高,石化業因為產能增加,要新設廠幾乎不可能,因此,台塑的出口量增加,也不會連動增加台灣就業機會。
甚至,ECFA免關稅之後,出口中國免稅,但是進口台灣也免稅,因此,未來不無可能帶動台塑到中國設立石化上游廠,並以台灣設立營運總部的方式,匯回的鉅額營收將享有即將通過的產創條利免稅優惠。日前就傳出台塑總裁王文淵宣佈要重啟到中國寧波設大乙烯廠的計畫,將產品回銷台灣,中油將立即面對嚴重衝擊。
尋求石化業的競爭優勢
關稅高低僅是產品出口競爭的考量因素之一,臺灣的石化業長期以來就是生產過剩,一直尋求出口外銷,但是當臺灣民眾對環保要求與生活品質日益重視,,臺灣的石化產品不能再以低廉的勞工、土地與環保成本,與東南亞的石化產品出口共同競爭中國市場。長期以來,臺灣以犧牲環境成本的做法,讓石化業產品大量外銷獲利,而目前臺灣民眾生態保育的要求日益高漲,臺灣是否有必要繼續犧牲空氣與水資源,來換取外銷的外匯所得,值得深思。
當前臺灣石化業者面臨的困境在於,小廠林立競爭激烈,產品技術進入障礙低、同質性與相互替代性過高,導致利潤已相當薄弱,面臨中國與東南亞廉價勞力、土地甚至是環保成本優勢,我國石化業勢必難以抗衡。
因此如何提升我國石化產品的附加價值,與半導體、面板業甚至太陽能的綠能產業發展相結合,是整體石化、塑膠產業的發展策略,如一味地停留在低附加價值的以量取模式來解決臺灣石化業生產過剩問題,而不尋求品質提升,那麼即使臺灣加入東協,臺灣的石化業依然沒有未來。
延伸閱讀
洪財隆,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進程內容與效應,當代中國研究第四期,2005.03。
陳瑞賓,台灣已成為汽燃油代工業者,台灣環境資訊網,http://e-info.org.tw/node/42509,2009.4.16.。
張四立,淺論國內油品價格策略對市場供應穩定的影響,能源報導,2008.03。
瞿宛文,2002,《經濟成長的機制─以台灣石化業與自行車業為例》,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0。
(本文全文刊登於《誰是ECFA的新輸家?中產階級失業危機》,台灣智庫政策研究系列25,台灣智庫,2010.05。)
(部分節錄刊登於《台灣思想坦克》,台灣智庫,2010年6月號。)
_MT_SEPRATOR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