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台灣勞工而言,是充滿不安與失望的一年。2008年底起引爆的國際金融風暴,全球經濟不景氣下,台灣也不能倖免受到波及,失業率從20089月開始異於平常不降反升,每個月都創歷史新高,到了20098月達到失業率6.13%、失業人數67.2萬人的歷史最高峰,更有23萬人被迫休「無薪假」。

 

在失業率高漲的風潮下,每個受僱者人人自危,整個社會瀰漫著不安的氣份,不知何時會被迫休無薪假或裁員,連科學園區的「科技新貴」也無一倖免,即使在年底失業率逐漸趨緩,但學者專家認為,未來就業市場將充斥更多「非典型工作」,勞工的就業環境將更趨不穩定,更加零碎化。

台灣在2002年加入WTO之後,關稅的障礙紛紛被打破,產業進行重整,勞工與農民共同承擔失業苦果。2009年馬政府大力推動ECFA,與中國之間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以降低彼此的關稅,進而達到區域自由貿易的地位,如此一來,台灣勞工勢必要面對另一波更具毀滅性的產業轉型所導致的結構性失業,也難怪各種民調都顯示,民眾對於ECFA的疑慮甚深。


    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在1994年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十五年過去了,原本眾人這是一個貿易強國獲利、弱國倒霉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20098月,美墨加三國的工會領袖齊聚墨西哥市,罕見地共同指出,三國勞工都是受害者,並發表「針對北美社會經濟繁榮的三國勞工聲明」:NAFTA沒有提供宣稱的穩定的優質工作機會,反而造成三國勞工的就業市場充斥更不穩定、更低薪、更低福利的工作,而獲利的僅是少數企業菁英,使社會不平等更形擴大」。

 

以北美的經驗顯見,簽定自由貿易協定的結果,無論是先進國還是後進國,將使勞工就業更不穩定,薪資水準下降,財富更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這也將是未來台灣無論是與其他國家簽訂FTA,或是與中國簽訂ECFA,所必須嚴肅思考面對的。

(本文刊登於20100210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_MT_SEPRATOR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生散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